春节是几月几号有什么习俗(春节的传统习俗)
很多人以为春节一般是指农历正月初一。其实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从腊月初八开始,如果说春节是一台戏的话,那么腊月初八就是年节的开场锣,在吃了美味的腊八粥后,家人们就开始为过大年做各种准备,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历时一个多月。
在这段时间里,人们清扫屋尘,贴窗花、挂年画、写春联、蒸年糕,忙忙碌碌,俗称“忙年”。在特定的日子进行腊祭、祭灶、守岁、阖家团圆、拜年、访亲探友、拜神祈福,逛庙会等期盼来年好运各种的习俗活动。
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在民间是“灶王爷上天”的日子。据说灶王爷是玉皇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所以家家厨房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灶王爷的神像。也有将灶王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灶王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两旁还贴有“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送灶神上天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多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一家人先到灶房,摆上桌子,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并供上用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用饴糖供奉灶王爷,是让他老人家甜甜嘴,多说好话。人们用糖涂完灶王爷的嘴后,便将神像揭下,连同纸马和草料,在院中点火焚烧,敬送灶君上西天,向玉皇汇报一家人情况时进好言。
在中国的民间诸神中,灶神的资格最老。早在夏代,灶王爷已经是民间所尊奉的一位大神了。岁月流逝就形成了腊月二十三给灶王爷上供、祈求合家平安的习俗。祭灶风俗流传后,自周朝开始,皇宫也将祭灶列入祭典之一,在全国立下祭灶的规矩,成为固定的仪式。
民谚称“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称“掸尘扫屋”。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岁末扫尘有“除尘布新”的涵义。扫尘的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 统统扫出门,以祈来年清吉;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辟邪除灾、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祈求与愿望。所以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会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
民间传说灶王上天汇报后,玉帝在腊月二十五会下界查访,看各家各户是否如灶王所奏的那样,于是各家各户就吃豆腐和豆腐渣以示清苦。豆腐的“腐”与“福”谐音,所以豆腐也含有祈福的寓意,磨豆腐就是希望能让好运和福气来到家里。民谚称“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所以腊月二十五有磨豆腐的习俗。
腊月二十六习惯上称为杀年猪,买肉日。说的是这一天主要筹备过年的肉食。因为旧时经济不发达,贫穷人家往往在年节中才舍得吃点肉,靠劳一家老小。故而也称为"割年肉"。
“腊月二十七,宰鸡赶大集”。这一天,家家户户除了要宰杀自家的家禽,还要赶集上店、集中采购。腊月二十七赶集主要是买卖年节物品,例如:鞭炮、春联、神马、香烛...
民谣有“腊月二十九,打糕蒸馍贴年画”。民间风俗传统,到了腊月二十九,人们要发面蒸馍蒸年糕,准备正月的主食及春耕农忙时的食物储备,此外这一天还要贴年画、春联和窗花,屋门上、墙壁上、窗棂上,鲜艳的大红纸熠熠生辉,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祝愿与向往。
贴春联的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
中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就是除夕夜里不睡觉,迎接新一年的到来,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守岁习俗兴起于南北朝,“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既有对逝去的岁月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现如今,一些上了年纪的人还习惯坚持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春节吃年糕,“义取年胜年,籍以祈岁稔。”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
春节吃饺子是表达人们辞旧迎新之际祈福求吉愿望的特有方式。按照我国古代记时法,晚上11时到第二天凌晨1时为子时。“交子”即新年与旧年相交的时刻。饺子就意味着更岁交子,过春节吃饺子被认为是大吉大利。
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也是好戏连台。
拜年之风,汉代兴始,唐宋之后十分盛行。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古时有拜年和贺年之分:拜年是向长辈叩岁;贺年是平辈相互道贺。
正月初一,人们都会早起,穿上最漂亮的新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互相恭祝新年吉祥。
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
旧时春节早晨开门有讲究,要先放开门爆竹,在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
正月初二是传统的回门日,姑爷们要携妻子儿女去给岳父、岳母拜年。
初五是贺年活动的小结,传说这天是财神生日,商家接了财神后,然后开市。在古代没有财神日,只有“送穷”日。
正月十二搭灯棚,正月十三舞狮、逛庙会等等,直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
春节逛庙会,又称逛“庙市”或逛“节场”。作为一种社会风俗的形成,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和历史原因,早期庙会仅是一种祭祀活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交流的需要,庙会在保持祭祀活动的同时,逐渐融入集市交易活动。这时的庙会成为中国市集的一种重要形式。随着人们的需求,庙会上增加了很多种娱乐性活动。于是过年逛庙会成了人们不可缺少的过年内容。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元宵节起源于汉朝,汉文帝把正月十五日定为元宵节。司马迁在"太初历"中把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
元宵节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自汉朝时已有此风俗,唐时对元宵节倍加重视成为一种习俗。元宵节燃灯经过历朝历代的传承,灯式,灯的名目越来越多,有镜灯、凤灯、琉璃灯等等。元宵节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猜灯谜、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动。
民间有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相传元宵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国。元宵和春节的年糕,端午节的粽子一样,都是节日食品。南方叫做“汤圆”,在江苏,上海等地,大年初一早晨都有吃汤圆的习俗。吃元宵象征家庭象月圆一样团圆,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
2025-01-24 02:53:49
-
2025-01-24 02:49:19
-
2025-01-24 02:46:17
-
2025-01-24 02:44:58
-
2025-01-24 02:3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