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靖云水谣土楼旅游攻略(南靖土楼两日攻略)
云水谣,古称“张窑”,群山环抱中的一方谷地
元末明初,简氏祖先从永定迁移至此,为纪念简氏家族的文明教化传统,将“张窑”改名为“长教”
鹅卵石铺就的古栈道沿着长教溪蜿蜒前行,这里曾是古代汀州府通往漳州府的重要通道,是闽南地区书生进京赶考、乡人外出谋生的必经之路
长教村分璞山、官洋、坎下三个行政村,由南到北,古栈道串起了三个古村落
怀远楼在北,和贵楼在南,中间是云水谣的标志性景观:水车榕树
水车是2005年拍摄电影《云水谣》时搭建的,主人公陈秋水的家就在这附近
长教村因为《云水谣》出名,颇有远见的当地政府索性把村名改成了云水谣,一个沉默了数百年的古村落从深山中脱颖而出
我们入住的客栈离水车榕树很近,店主是两位老人家,儿女都出山了,老两口守着老宅开了家客栈,人很热情
这一片榕树成群,其中有13株百年老榕树,被认为是福建省最高、最大、最为集中的榕树群
水车旁两株相依相偎的老榕树,被当地人称为“夫妻树”
看到榕树下村里老人挑出来的豆腐脑担子,肚子咕噜了一声,来一份,站在古道边开吃
老榕如盖
长教溪潺潺不休
先去北边的怀远楼
长教地区的土楼多为简氏后人所建,包括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和贵楼和怀远楼
坎下村的怀远楼建于1905年,有说是动画电影《大鱼海棠》的取景地,其实大鱼多数在永定取景,怀远楼跟电影中椿的家(永定的承启楼)都属于双圆环形土楼
不知道这山上种的什么树,看着让人有点头皮发麻
土楼是由夯土筑成的圆形堡垒
从空中俯瞰,就像一个一个的同心圆
夯土围墙极厚,墙上的窗户很小,据说还有枪眼,但我分不出来哪些是
接近地面的一层二层没有窗户,黄泥中还添加了大大小小的石块,自带一种拒人千里的威严厚重
土楼的围墙能抵御刀枪和火攻,防止敌人和盗贼的进入
为什么要把家建成坚不可摧的堡垒?因为,这里居住的是客家人
每次出发前总要把“生词”查一遍
客家先民本是中原汉人,西晋至唐宋时期,河洛地区(黄河、洛河流域)的士族百姓为躲避战乱、背井离乡南下迁徙
《南齐书·州郡志》:流民多庇大姓以为客。元帝大年,诏以流民失籍,使条民上有司,为给客制度
宋代制作政府簿籍,使用了“客户”的专称,民间称为客家人
虽然祖先同为中原汉族,与魏晋、唐末五代时南迁、落户在沿海地区的闽南人、潮汕人不同,客家先祖是宋代才大批南迁的走陆路的中原人,先后落脚江西、福建、广东、广西、、、
客家人初入客地,在与土著争夺土地的过程中,被迫居于条件恶劣的山地,面对山贼、猛兽的袭扰,他们选择聚族而居、相互守望,设计建造了这种独特的围屋结构的客家土楼
最中间是宗族祠堂
向外依次是祖屋、围廊和居所
居所一层为厨房,二层为仓库
三层以上才是起居室
一座规模较大的土楼可居住200至700人
每隔几间设一个木楼梯,现在楼梯口都有人守着,收款码刷10块钱可以上楼参观,根据人数价格可议
楼上的房间多是锁着,只偶尔几间住着老人
走在圆形回廊里,所有的邻居一览无遗
有什么事只要趴在木栏板上招呼一声,全族的人都能应声而动
这真是一个天才的设计,一个神奇的所在
再扫一张,必须把10块钱上楼费扫出来
晚上摆个凳子坐在院中,满天星斗被框在一个圈圈里,眨呀眨的逃不出去,想想都美
怀远楼旁的小巷子里,有妙龄的女子在与时光合影
怀远楼前的菜花地里,开着桃花和美人
时间不早了,往回走去和贵楼
集福寺静静地站在古道旁
和贵楼在最南头的,经过水车时,已有几盏灯亮起
过而不入,一路南行
过桥,回到溪东,溪边是大片的鹅卵石河滩,老榕树下,有村妇在洗衣裳
这是,岁月的足迹?
古道旁有一排两层砖木结构的老房子,是数百年前就有的老街市
店铺的门面依旧是一块块可以拆装的活动木板,富贵、吉祥是中国人守望了千百年的美好愿望
高低错落的石阶,是否还记得曾经进京赶考的书生和外出谋生的乡人匆匆的步履?
路过翠美楼,主人说进来参观要收费
默默地看了一眼傍晚时分最美的蓝调天空,继续往前走
怀远楼是圆的,和贵楼是方的
和贵楼修建于清雍正十年,这座南靖最高的土楼竟是建在沼泽地上的
据说当初选址时并未发现这是块沼泽地,楼建了一层,忽然整层楼像沉船一样,慢慢下沉到了烂泥地里,聪明的简姓族人在下沉的楼墙上打了200多根松木桩作为铺垫,重新夯墙筑楼
200多年过去,沼泽地上的和贵楼依旧坚固稳定,保存完好
《大鱼海棠》里,和贵楼是湫的家
和贵楼外围的平房开发成了几家小店铺
楼里面还有人居住,夜色中有滋啦滋啦的炒菜声和饭菜的香气在游荡
曾经,湫看到的,就是这一方天空么?
民宿订在水车那里貌似不太合理,先要往北,再要往南,现在还要往北回客栈
幸好离得都不远,怀远楼到和贵楼差不多2公里
除了出名的这两座楼,其实长教村还有很多土楼,散布在大山中,穹窿下,菜花地里
一路往回走,淡季的村落十分幽静,似乎回到了声名鹊起之前
磨平了棱角的鹅卵石泛着幽幽的光
这里是云水谣
同伴对上次来时吃过的盐酒鸡念念不忘,坐在老榕树下的竹椅上,我们开吃
在云水谣住一晚是个不错的选择,游客散去后的古村落回归了它原来的样子
云水谣的清晨,走过客栈前落樱满地的小道
溪水清澈,远山如黛
幽长的古道、百年的老榕、神奇的土楼,将醒未醒
绽放过的烟花盒呆呆地站在老榕树下,还没有从昨晚那一瞬的灿烂中回过神来
溪水中,一只白鹭陷入沉思
岸边,一只红尾巴的小鸟睁圆了宝石一样闪亮的黑眼睛,青黛色的羽毛似乎不常见,很特别
古道上,早起的老人背着手,慢悠悠地走来
“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一次奋不顾身的爱情”,炮仗花丛里,有人在云水谣等你
这次漏掉了简氏宗祠,建于明宣德六年(1431年)的简氏大宗祠在坎下村,听说里面的石雕木刻很精美
网上说,长教简氏族人从第四世(明宣德1430年)至十六世陆续开始向外迁移,到缅甸、新加坡、印尼、泰国和台湾、香港等地谋生,现在祖籍长教的台湾人就有23万之众
预订的包车司机准时来接我们,今天要去河坑、裕昌楼和田螺坑兜一圈,告别清晨的云水谣,出发
南靖的深山里,分布着一万多座大大小小的客家土楼,其中有收录的就有七千多座
南靖的土楼,可仰望,可平视,可俯瞰,每个角度各有千秋;南靖的土楼,有遗世独立的,如怀远楼、和贵楼,也有三五成群比邻而建的,比如河坑土楼群
不足1平方公里范围内,14座不同年代、不同造型的土楼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山谷之间, 构成两组“北斗七星”
河坑土楼群是张氏家族聚居地,1549年最早的朝水楼开建之前,张氏祖先就规划好了方圆土楼的布局:法天象地,北斗七星阵
一次规划分批建设,7座明清时期建造的方形土楼和7座近代建造的圆形土楼交错相间,构成了两组地上的"北斗七星"
从最早的朝水楼建成到最晚的永庆楼(1967-1972年)落成,建造时间跨越了423年
我们没爬观景台,直接进了村,从地面上看,与云水谣的土楼没有太大区别
唯一就是这里的生活气息更浓一些,是没有开发的纯粹的民居
探头张望
一只刚生完蛋的母鸡正咯咯咯地从院子里奔过,去向主人报喜
土楼外,一树桃花开得繁盛
楼前的空地上搭满竹架子,有村妇正往架子上放晾晒蔬菜的竹匾
空气中游弋着丝丝缕缕咸菜的味道
有整齐的童声传来,原来土楼旁的平房里是幼儿园,小朋友们正在背诵鹅鹅鹅
河坑土楼群从建成以来,除了正常检修,土楼的墙体、结构、内外空间都没有任何改变
14座土楼中有13座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福建土楼列入世遗最多的土楼群
要看北斗七星的布局,上观景台还不够高,最好是航拍,网上可以搜到照片,但是有版权,不能借用,就,想象一下吧
下一站,塔下村
一座山坳里的村庄,清可见底的溪水穿村而过
塔下村的山上也有不少土楼,但主要看的是张氏家庙
沿着溪边的青石板台阶拾级而上
房舍层叠,这是芹菜,我认得
这是莴苣?同伴笑了,这是芥菜
塔下村略略地开发了一些,全中国的旅游地都是“我在哪里很想你”“想你的时候怎么样”的牌子
坡上有家茶坊,位置很好,推窗就是碧溪石桥
跟老板打问方向,老板恬淡地说:再往上走走就是了
家庙建在山顶上
前几天走潮汕,学了一招:供祖先的叫祠堂,还供了神明的才可以叫家庙,张氏家庙供的是观音
与众不同的是庙前广场上高高耸立的24根盘龙石旗杆
明清以来,每每村里有出去做了文武官员的、或者有对本村有特殊贡献的海内外游子、或者出了百岁寿星,便会在家庙前竖起一根旗杆,相当于功德碑
仔细看旗杆顶端有什么不同?
狮子头的代表武官,形同笔尖的代表文官
塔下村的张姓族人多有下南洋的,去泰国、缅甸,这里是侨乡,故乡的家庙是他们的心灵归属,赚了钱第一想到的就是捐一笔给家庙好好修缮维护
家庙屋脊和门楼上的潮汕嵌瓷,极尽细致精巧,设色鲜明,历久弥新
看到正门门楣上的“来西衍派”了么
在闽南,有很多这样的匾额,陇西衍派、清河衍派、济阳衍派、、、代表的是这个家族的来处,衣冠南渡,客家人从中原不远千里而来
不远千里而来,又不远千里四散而去,或许正是客家人的求存发展之道
勤学苦读,状元及第,来自中原的儒家思想在闽南的山野中落地生根
守庙的村人在院中点燃了一挂鞭炮,她说,到拜神明祖先的时间了
这里没有土楼么?有,家庙对面就是几幢土楼,村民的居所
家庙外,广场边,还有一个戏台,山中听戏,空谷回音,是不是与贾母隔水听琴有异曲同工之妙?
我们离开,下山的时候看到的这丛才是莴苣,格林童话里把莴苣姑娘关在城堡中的女巫的花园里的莴苣
不知道为什么,思绪总是会不由自主地乱飞,东拉西扯,相干的不相干的,一起冒出来,不过,世界也因此更加有趣了
700多岁的“东歪西斜”裕昌楼“到了
这里叫裕昌楼的土楼很多,刚刚河坑村就有一个
这个裕昌楼出名,是因为它“斜而不倒”
仔细看,第三层和第四层,两层的回廊立柱都不是垂直地面的,一个向左一个向右,倾斜了差不多15度
两下一对比,东歪西斜的效果就更加明显了
看起来摇摇欲坠,但是经历了700多年风雨侵蚀和无数次地震的考验,裕昌楼依旧稳如泰山
这是其中最长的一根斜柱,从底层直抵四楼
裕昌楼修建于元朝中期(1308-1338),当时为什么不遵传统、而要做这样东歪西斜的廊柱?或许只是为了玩把高级的、显得与众不同?不得而知,猜想设计师一定是个很有个性的人
像多数客家土楼一样,裕昌楼天井正中、同心圆的中心是一座祖祠
客家先民在中原老家接受的是儒学的传统教育,同心圆中心的宗族祠堂是客家人拜祭祖先的精神家园
同一祖先的子孙们团团圆圆、整整齐齐,外御敌寇、团结向心,如永定承启楼前的一副楹联所述:一本所生,亲疏无多,何须待分你我;共楼居住,出入相见,最宜注重人伦
包车司机的表姐从云水谣嫁到裕昌楼已经20多年了,从未离开,早几年在楼里卖起了茶叶
前面说过,客家土楼的底层是厨房,现在裕昌楼的厨房基本都开发成了店铺,卖乌龙茶的最多
有没发现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屋中有井
底层厨房内设有水井,加上天井里的,一共有43口,是福建土楼中水井最多的
井水通透甘甜,据说跟本地产的铁观音是绝配
表姐先带我们到院中,拿过我们手机,咔咔咔拍下几个网红打卡点,果然不同凡响,尤其这张,正是我曾经想象中的客家土楼
然后,招呼我们进屋喝茶,几百的、几千的换着花样泡,一点不心疼
同伴买了茶叶,我这种茶盲看中了屋角种的金线莲,网上说金线莲煮水有凉血祛风、除湿解毒的功效,我需要凉一凉
最后一站田螺坑,著名的四菜一汤
这样看看不出来啥,这回得上右上角的观景台俯瞰
车子可以开上去
站在观景台上,云雾缭绕的山间,“四菜一汤”上桌
掉个书袋:田螺坑土楼群是根据《考工记图》中的明堂五室,依照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次序建造,由圆形的振昌楼、瑞云楼、和昌楼和方形的步云楼、椭圆形的文昌楼组成
居中的方形步云楼和右上方的圆形和昌楼建于清嘉庆元年(1796年),之后又在周边相继建起振昌楼、瑞云楼、文昌楼
拉近看下,像不像“四菜一汤”?这可是福建土楼的标志性建筑
有人比喻:似黑色的UFO自天而降;又据说,曾被美国的情报部门误认为是导弹基地
山野豪宅,抗震、防盗、防野兽,浪漫星空,冬暖夏凉
但其实,土楼每间房的面积都不大,进深浅、空间狭小,最关键是没办法改造上下水,房间内没有厕所和洗漱的地方,洗漱要去一楼,上厕所要到公厕,很不方便
所以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都搬出了土楼,住进了钢筋水泥的洋楼,把土楼留作一道风景
傍晚可以拍摄经典的日落和夜景,但是我们要走了,还要去泉州逛逛两天,盗张夜景图
如果时间宽裕,这条线也可以坐景区公交,服务台购买去田螺坑的门票,景区大巴会拉到各个景点:田螺坑士楼群→裕昌楼→塔下村
说实话,对土楼的风景感觉一般,也许是《大鱼海棠》给的印象太梦幻了,倒是被客家人在漂泊异乡的艰苦环境中寻找生机的不懈努力深深打动
-
2025-01-25 03:30:49
-
2025-01-25 03:26:53
-
2025-01-25 03:16:23
-
2025-01-25 03:06:19
-
2025-01-25 02:4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