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被后人称为什么称号(李贺为什么是“诗鬼”?)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1-01 10:04:47    

01

贞元七年(公元791年),李贺出生于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

父亲李晋肃以“贺”为名,字“长吉”,由此看来,李晋肃希望李贺长命百岁、一生吉祥。

只可惜事与愿违。

历史上,但凡能名留青史的人物,都是非常特殊的。

李贺也是如此,4岁都还不会开口说话,急的母亲郑氏日夜为他祈祷。

直到有一回看见母亲受伤,李贺才急的吐出两个字。

确定儿子会说话后,夫妇俩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了。

虽然会说话,但是话特别少,李晋肃便说这孩子性格孤傲,要多与人交往,于是办了个私塾,这样既能学习还有小伙伴。

李贺小时候上私塾都由小溪奴陪伴,长大一点后又由小书童作陪。

很多人都说李贺是寒门子弟,其实还真不是,就他小时候的学习环境,一般家庭根本供应不上。

尤其是在13岁左右时,李晋肃直接搬家,从昌谷移居到东都仁和里,为得就是让儿子能去国子监读书。

国子监,那可是唐朝最高官学,其中国子学只对三品以上的官僚子弟开设。

正常来说,李贺根本进不了国子监,之所以能进,其实有两个原因。

首先,因为“安史之乱”带来的影响,使得国家财政收支减少,国子监的生源越来越少,不及原先的六分之一,为了扩招,只能降低门槛,适当收入八品以下官员子弟,而李晋肃的官职大概在七品。

其次,是李贺太出名了,当时国家给的条件是“适当”,所以不是八品以下就全收,这还得看资质。

据说李贺7岁的时候,韩愈和皇甫湜就造访过李贺,李贺当面写了一首诗,让二人大为称赞,此后名扬京洛。

之后更是与李益齐名,在去了东都仁和里之后,很多人都去求歌篇,李贺前脚刚写完几首乐府,后脚就被人排队拿走了。

就连王参元也亲自去拜访他。

即使誉满京华,李贺依然只能是国子学的旁听生(旁听生需自备纸烛和衣衣食,还没有学籍名册),而三品以上官员子弟不仅有学籍名册,还有俸禄,参加考试时还能得到优待。

可见教育在古代就已经被官僚垄断了。

不仅被垄断,就连保送国子监的名单都是内定好的,电视剧《庆余年》不就上演了这一幕,这在历史上也是真实存在的。

这么一看,李贺虽然是旁听生,但对于他来讲已经很好了。

公元807年,王参元参加了河南府试,取得了举人资格,准备参加进士试。

李贺既羡慕又无奈,因为守孝还未满三年(李晋肃病逝)。

府试也叫秋试,因为总在秋天举办,府试是为了来年去长安参加进士试摸底的。

如果连府试都过不了,进士试也就别想了。

进士试只是科举考试的一种,唐代科举分常科与制举,目的都是选拔人才。

区别是常科每年定期举行,如考取进士后,那真就吃香的喝辣的了,至少在唐朝是这样。

很多官员对新进进士都礼遇有加,他们能享受到政治和经济上的种种特权和优待,很多重要官职大多也是从新进进士里面选拔。

制举则是皇帝临时决定开科取士,没有固定时间,全凭皇帝个人喜好。

对于那些文人,常科才是首选,考上则一鸣惊人。所以有的人哪怕官至宰相,若不是进士出身,终为不美。反倒是那些进士出身,哪怕还没有任职,世人也非常敬佩,“白衣公卿”说的就是这类人。

送别王参元后,李贺也开始备考之后的府试,专门写《雁门太守行》谒韩愈。韩愈是文章巨公,能得到他的欣赏是诸多学子梦寐以求的事。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韩愈爱才,每日都拖着疲倦的身躯看学子们投来的作品,看见好的还会亲自批复。秋试在即,烈日当空,韩愈神思倦怠,昏昏欲睡,在看到李贺的《雁门太守行》后,瞬间眼前一亮,倦意全无。

河南府试如期举行,李贺以一组《十二月乐词兵闰月》,成功拿下。为此,韩愈大摆宴席,邀请了一众文坛大佬,他们一致认为李贺虽年龄最小,赢面却最大。

当年洛阳才子元稹也是15岁中第,轰动了整个洛阳,如今因昌谷李贺的参考,让整个东都科场掀起了一股热潮。

府试名单公布后,李贺不负众望,一抬头便看到了自己的名字。

按照惯例,府试通过后要领取解状,这样便可以参加进士试。

领取解状那天,意外出现了。

02

按理说,李贺的名字靠前,应该最先拿到解状的,直到其他人领完了,官吏才喊“昌谷李贺何在?”

“你的举人资格被取消,本府不能给你出具解状。”

李贺先是愣在原地,然后撕心裂肺的问缘由。

官吏一直不理他,李贺控制不住情绪,他的大喊吸引了府尹大人郑余庆。

一般这种情况,郑余庆是不会管的。但他看过李贺的诗作,惊为天人,便出来当面解释:你父亲名为李晋肃,“晋”与进士的“进”同音,按规矩你得避讳,不能参加进士试。

按理说这是比较隐私的事情,就好比你参加高考,同期考生怎么会知道你父亲的名字?

原因很简单,是李贺占了名额,被同乡嫉妒举报了。

府尹大人不可能为了李贺掉乌纱帽。

李贺心灰意冷,原本体弱多病的他,重重的摔倒在地。

很多人体会不到这种绝望。

高考后你金榜题名,成为江西省高考状元,“清北复交”等都求着你去上学,不仅免学费,还提供生活补助,未来一片光明。正当你纠结选北大还是清华时,市长打电话跟你说,你的同乡竞争者举报你,说你爸的名字里有个高考的“高”字,你得避讳,不能参加高考,所以取消你的高考成绩,以后上不了大学了。

一般人是承受不了这种极致转变的,到手的“清华北大”就这样飞了,你不得发疯啊。

韩愈得知此事后,怒言:“昌吉家讳是违背‘二名律’还是‘嫌名律’”?

这是唐朝的两条法律,“二名律”即:父亲如果叫“建国”,你在说“国”字的时候就不能带“建”字,说“建”的时候不能带“国”字。

“嫌名律”就是要避讳同音字,李贺就是这种。

韩愈气不过,专门写了一篇文章替李贺申辩,这就是被选入《古文观止》的《讳辩》。

里面最直击人心的一句话是:假如父亲名“仁”,儿子就不能做人吗?为了避讳吕后的名,就要把“雉”叫做“野鸡”吗?

韩愈这样做,一是为李贺抱不平,二是争名者把韩愈也告了,因为李贺参加进士试是韩愈推荐的,韩愈不处理这件事,自己也会受影响。

韩愈口才确实好,郑余庆不仅无言以对还觉得有道理,索性拿出解状。

李贺终于穿上只有举子才能穿的白衣“校服”,眼神里充满了希望。

这是逐梦的开始。

03

李贺拿着解状抵达京师,长安的钟鼓楼是真高啊,像东方明珠一样,装载着无数年轻人的梦想。

李贺找到族人十二兄李佩府邸,同为王孙(大郑王李亮)后代,李佩得到祖上庇荫,在首都有房有车还有官,不要太爽,李贺是真心羡慕。

李佩对族弟李贺说,你仅凭《十二月乐词》肯定是不够的,当年白居易曾献杂文20多篇,诗词一百多首,想惊动长安文坛,一定要有足够的文章诗词衬托。

李贺明白十二兄的意思,便将一个大书筐搬来。

真的是好大一筐。

李商隐曾在《小传》说李贺:


“恒从小奚奴,骑巨驴,背一古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所见书多,辄曰:‘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耳!’”

意思是李贺喜欢骑驴找灵感,想到好的句子就写下来放到锦囊,然后丢进箩筐里,回家后再一一整理,母亲看了心疼不已,说“我的儿啊,你是要呕出血来才甘心”。

这就是成语“呕心沥血”的由来。

十二兄随手拿出一轴,便是那“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族弟如此才华,李佩瞬间觉得自己手里的房和车都不香了,有这才华何愁不能振翅高飞?

作为族兄,李佩同时又希望李贺能名动长安,所以给他作保(参加进士试是需要举人之间互相作保的,还需要申报在长安的住址),如果你真是“寒门”,很可能连个作保的人都没有。

不仅要作保,考试前还要请托投卷,就是将自己的著作投给负责主管进士试的官员看。

说是投卷,谁知道卷里有没有夹着“银行卡”。

李贺没有钱,真就带着一筐诗轴去了。

途中,李贺遇到了一生的挚友沈子明,如果没有沈子明,我们是看不到李贺这跌宕起伏的一生的,更看不到流芳百世的诗作,正是沈子明四处奔波,请求杜牧为李贺起笔作叙,记录李贺人生的每一个关键节点。

两人一见如故,随后,李贺搬去沈子明家住,期间还结识了许多好友。

元和三年(公元808年),李贺顺利参加进士试,经过半个月的等待,终于在进士榜上看到了自己的名字。

这一刻,长安的春天格外艳丽,李贺激动不已,跟着风一起跑,高呼“今朝谁是拗花人”!

不像我,激动的时候只会说“卧 槽”。

进士试后面还有关试,一般是在放榜后半个月举行,李贺不敢回昌谷,他要守好最后一道关。

关试那天,李贺顺利通过,等待吏部发放春关,和当初在河南领取文解一样。

在其他新进进士领完春关后,李贺依旧没有听到自己的名字,他心慌的上前询问,原因还是和之前一样,进士及第后,举报他的同乡依旧不死心。

哎,同乡难同乡,两眼泪汪汪。

因为父讳,不能举进士,这比杀了他都难受。

面如死灰的李贺第一时间想到了“班主任”韩愈,可这终究是长安,不是洛阳,韩愈在真正的官场上同样人微言轻,他眼睁睁的看着一个青年才俊被摧残、被吞噬。

怀才不遇,时代不公。

李贺一倒就是半个月,期间韩愈和皇甫湜不断安慰他,开导一个人最好的方法,就是把自己说的比对方惨,9527当初就是这样进华府的。

听完韩愈和皇甫湜的惨痛经历后,李贺表示也没那么难受了。

如今再想走仕途,只有一个办法:靠诗名得到官场权贵们提携,直接入仕。

虽说这样也能混个一官半职,其实用途不大,看看在盛唐时期的李白,不仅没跟个好领导还差点嗝屁。

不过这也算一丝希望,谋事在人,人定胜天。

为啥说人定胜天,当时的李贺还真就是这样的性格,他的很多诗充满了“就不”!“凭啥”!

“庞眉书客感秋蓬,谁知死草生华风。我今垂翅附冥鸿,他日不羞蛇作龙。”

“附冥鸿、蛇作龙”,这是李贺的内心抱负,当下他也只能这样激励自己,如今能挽回局面的,只有自己的诗作。

李贺这种作诗天赋,一出手就是普通人的极限,世人所谓的天才也只是跟他对比的门槛。

再孤傲的性格也会被不公的时代击垮。

在长安蛰伏一段时间后,李贺的心境又发生了变化,在他的内心,仕途黑暗、凶险,只一个小小的春闱,就充满了尔虞我诈。

李贺决定离开长安,当走出护城河,回头看着巍峨的城楼高耸在自己身后,那种与梦想作告别的心情,比生吃黄连都难受。

李贺低头拭去眼角的泪水,消失在长安的街道。

什么功名利禄,什么壮怀激烈,什么一腔热血,统统滚犊子吧!

离开长安的李贺,在东都仁和里静思,刚开始还感慨仁和里风景美如画,可时间一长,他又开始焦虑了。

04

东都只是短暂的寄身之处,李贺的心不在此,他不想误一春,误一年,误一生。

他想起了李白,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旅行只是个好听的词,李贺真正的目的是北投幕府。

他先是在河阳做孟元阳的幕僚,后来孟元阳接朝廷诏令,去潞州担任昭仪镇节度使,诚邀李贺一同前往,但李贺因儿女私情,婉言拒绝了。

后听孟元阳遇袭,李贺当即决定北上,策马相助。

抵达潞州后,李贺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惨烈,残阳如血,他决定将唐军将士不畏牺牲,英勇战斗的精神写下来,所以便有了《雁门太守行》,关于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一个是807年谒韩愈,另一个就是此时。

我个人更倾向于后者,如果没有亲临战场,是不可能描写的如此生动形象的。

战争平息后,因幕府无事,李贺决意去幽州。

之所以选择幽州,是因为与他齐名的李益,李益边塞诗写的极好,成功虽然不能复制,但能效仿。

抵达幽州不久,因为这里风沙肆虐,又是苦寒之地,李贺弱小的身躯根本扛不住,只能匆匆返回潞州。

时值孟元阳调回京城,郗士美接手昭仪节度使,李贺对郗士美也有所了解,便投其幕府。

有人会问,李贺为何执意在幕府?

因为这里也有晋升空间,幕府里的文职官员最多见的就是记室和掌书记。

记室是从七品,掌书记是从六品,李贺一度认为自己做个记室还是手拿把掐,绰绰有余的。

郗士美的确很欣赏李贺的才华,总让他写诗歌,但丝毫没有提他做记室的意思。

反倒是张彻的到来,让李贺悬着的心终于死了。

张彻曾在韩愈手下学习,韩愈欣赏他的才华,把侄女介绍给他做妻。

这次到潞州幕府担任掌书记,是因为有外戚推荐,如此看来,以后晋升自然指日可待。

所以在外面混,关系很重要,想想李贺3年幕府生涯,依旧是个籍籍无名的“摧颓客”。

李贺并不嫉妒张彻,两人反而相见恨晚,因为张彻的细心照顾,李贺的旧疾还得到了控制。

住在张彻家始终不是长久之计,李贺在十四兄的建议下,离开潞州,开始南归。

在灵州时,李贺遇到了人生中难得的机遇。

他意外得知灵盐节度使范希朝是个廉洁奉公的好干部,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进了范希朝的幕府大门。

范希朝虽然廉洁且公正,但身在朝廷,总有些违心的事要做的。

其中就有为皇帝诞辰专门制作乐曲,专业名词叫“献圣乐”。

如今打瞌睡遇到枕头,李贺是乐曲大能,范希朝把他当宝贝供着。

音律乐曲,笙歌弦声,都是自然之音,如今让李贺刻意去迎合皇帝而制作,李贺觉得这是对音乐的侮辱。

但是范希朝太过热情,李贺为了仕途勉强答应了。

他知晓皇帝崇尚仙道,所以借神仙之事,写出了一首描绘天宫胜景的诗歌,如果交到唐宪宗手里,自己很可能会被重视,青云直上。

但李贺的内心深处对献媚虚妄之事极其排斥,一怒之下将制作好的乐稿丢进了火盆。

他不能违背自己的初衷,最终写了一篇《苦篁调啸引》。

写的是轩辕黄帝时期的事,伶伦学习竹笔艺术二十四年,如今在昆仑采集竹用来制作笛子,黄帝升仙时,二十三支竹笛都跟着他,唯独有一支笔在人间吹奏,没有德行的人是得不到这支竹笛的,因为这支竹笛被埋在虞舜的祠堂下。

这是极其反讽的一首诗,李贺的意思很简单,真正的好乐曲是发自内心的,你唐宪宗不配让我制圣乐。

这种内含皇帝的诗歌,范希朝看后肯定会火冒三丈,自知前途无望,李贺索性悄悄离开了灵州。

你看,从古至今,凡是被后人敬仰的大人物,从来都是人情世故的终结者。

李贺虽然失去入仕的机会,但他遵循内心始终如一的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

李贺北上的幕府生涯,最终以一篇《北中寒》结束。

从809年春到811年冬,李贺从东都北上,3年时间写下不少壮美诗篇,让后世学生“苦不堪言”,纷纷表示:表哥应该多扔点。

这又是怎么一回事?“表哥”又是谁?

05

事情发生在公元810年,李贺的表哥在偶然的机会见到了太子詹事李藩,李藩喜欢收集诗歌,别小看这些人,很多诗词歌赋都是这类人收集后作叙流传下来的。

那时候李藩特别喜欢李贺的作品,也收集了一些,但是他觉得不够,想做投资人,让李贺把所有的作品都交给他,只是李贺地位太低了,李藩找不到他的人,却偶然的见到了李贺的表哥。

表哥得知后,向李藩表示,自己能拿到李贺的诗歌。

李藩自然信以为真,还将自己当前收集的交给李贺表哥,希望事后他能一同交还自己。

他哪里知道,这个所谓的表哥从小就嫉妒李贺的才华,因为李贺,家里人很少注意到他。

当表哥说李藩要收集自己的诗歌后,李贺兴奋不已,非常爽快的答应了。

真要有大佬引荐,这些诗歌算什么,没了再写便是。

谁知表哥拿到这些诗歌书简后,并没有按照计划交给李藩,反倒丢进了长安城的一个臭水沟里。

这些李贺自然不知晓,只是久久没有等到回应。

这事就这样不了了之了。

公元811年,李贺重回洛阳,北方苦寒之地待了3年,让他成功从一个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变成满脸沧桑的大叔。

23岁的看上去像53岁,皇甫湜愣在原地,岁月是一把杀猪刀,刀刀无情的划在脸上。

李贺诉说着这三年的苦闷,幕府无门,身体渐弱,请托投卷,受尽白眼。

皇甫湜默默听着,也试图压制自己的内心,他何尝不是一样,三年间从九品到七品,这种升迁速度完全匹配不上他的才华。

只是他知道李贺心中依旧想着步入仕途,自然不能向他吐苦水。

如果此时跟着一起抱怨,反而有显摆的嫌疑。

所以,皇甫湜极力劝李贺再入京都,谋取功名。

所以交友很重要,好的朋友受益一生。

重拾心情的李贺于公元811年冬日,再次抵达长安。

人都会经历同样的过程,任凭你年轻时如何孤傲,不惧人情世故,在经历岁月后,总会有棱角磨平的那一天。

李贺这次也学乖了,为了寻求机遇,他将每一封言辞恳切、语气谦卑的信投给那些昔日不屑的权贵,只希望他们有人能看到自己的才华,拉一把。

垂怜?指引?

不存在的。

这些权贵看不上这些,真要是有,早在3年前就让李贺上岸了。

李贺借酒消愁,可愁更愁,看着他跟个“怨妇”一样,店主人像一个智慧的长者,说出一席话,让李贺茅塞顿开,当晚提笔写下千古名句:


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

少年心事当孥云,谁念幽寒坐呜呃。

李贺放下手中的酒杯,恍然大悟。

是啊!少年就该有雄心壮志,躲在角落哭哭啼啼有何用?没有人怜惜你跌落谷底,也没有人在意你是否飞黄腾达。

公元812年,韩愈归京,再次见到李贺。

因李贺变化太大,韩愈差点没认出来,几杯抛青春下肚,韩愈步入正题。

“长吉,参加制举吧,是拔萃科。”

李贺愣了一下。

前面说过,唐朝选拔人才除了科举,还有制举,根据皇帝喜好设置的,恰好今年皇帝举行一回,虽然是拔萃科(为了选用县级底层官吏而设),但机会难得。

其实也有授职较高的制举,但这种可遇不可求,有时候一年一次,有时候三五年一回,甚至更久。

李贺知道这是韩愈给的机会,虽然是拔萃科,但参加的人还得有五品以上官员推荐才行,而韩愈恰好是五品。

就举荐一名士子制举的资格,还是韩愈靠仅有的人脉争取到的。

人生能遇到一个这样的老师,已是幸事。

因为这次选拔的是底层官员,所以考试的题目并不难,李贺也成功及第,入太常寺,从九品,任奉礼郎。

搞笑的是“奉礼郎”这个官名原本叫“治礼郎”,因为与唐高宗李治的名字一样,犯讳才改成了“奉礼郎”。

李贺因犯父讳,拒发春关,不能入仕,如今谋得的官职也犯讳,真是可悲又可笑。

芝麻官也是官,有俸禄,最主要是不用栖身客栈亦或是住在别人家。

拿俸禄就得干活,李贺天天上早八,起的比鸡早,睡的比狗晚,连摸鱼的时间都没有。

是官还是役,李贺也分不清。

不过官还是比民强,能接触到百姓接触不到的事物。

最让李贺记忆犹新的是册封大典上,李凭弹箜篌,李贺不想让如此绝妙的声音流失,便绞尽脑汁写下《李凭弹箜篌》: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能用文字就让后人感受到音乐的美妙,李贺当之无愧的“诗鬼”。

鬼,凡人也是学不来的。

元和八年(公元813年),长安下了几场大雨,泛滥的洪水淹没了许多低矮的府邸。

长时间的雨水,让黄河暴涨,冲溃防堤,位于河套北岸的东受降城北河水浸毁,振武节度使李光进只能寄希望于朝廷,希望朝廷派人出面。

唐代的受降城主要分为西、中、东三城,受降城只是名义上的受降,却没有受降城的责任。也就是说,受降城属于朝廷以外的驻防城,是与周边的军镇行成的军事防御体系。

说白了,随时有可能背刺唐朝。

如今东受降城据虏要冲,水草丰美,属于难得的守边利地,但如今被河水淹没,边防势必不稳。

唐宪宗此时正与官员商量对策,彼时的宰相是李吉甫,他比较节俭,不舍得修城,所以建议东受降城迁至天德故城。

天德故城距离黄河有足足200里地,自然可以避免河患,还能节省修缮城池的钱,一举两得。

这样看挺好,但也有缺点,东受降城一旦迁走,必然与其他的军镇联系减弱,如果有敌人袭击,就无法接应,失去了原有的边防要塞功能。

持这个理由的人就是李绛,言外之意,不能为了省钱就放弃边防之地的安全。

唐宪宗最终还是听了宰相的,然后借封建迷信那一套找来术士。术士观天象,说你后宫佳丽太多了,发洪水属于阴盈之象,你得出两百车宫女才行。

还别说,两百车宫女放出去后,接下来的几个月果然天气晴朗,风调雨顺。

长安城是暂时安全了, 但因为东受降城迁走,使得边防兵力减弱, 唐朝边境防线一溃再溃,战乱四起。

唐宪宗一心求仙,在任用北征统帅方面,又犯浑。

李贺实在看不下去,只能作歌嘲讽。

好在唐宪宗最后下令让秦光禄北征,最终挽回了局面,为此,朝廷大摆庆功宴,李贺见这些人纸醉金迷,觥筹交错,便黯然退场了。

当你在职场中,得不到晋升还找不到一个可以倾诉的人,离职是必然的。

李贺就是如此,他作为九品芝麻官,又是在太常寺这种岗位,每年都有干不完的活。

刚入职时充满干劲,还积极上夜班,以为努力干活就能得到领导赏识,谁知道这些活是永远干不完的。

干不完的活、睡不够的觉、喂不饱的钱包,交不到的朋友。

李贺身心俱疲,但是又找不到人生的方向。

人一旦迷茫,如行尸走肉。

直到他遇见了李益。

06

李贺年少时就与李益齐名,要知道当时的李益已年过花甲。

这回遇见真人了,李贺像个小迷弟一样,主动打招呼。

得知这个年轻人是李贺,李益也相当吃惊,说前段时间还与一些文人谈你的诗。

说你风格独特,自成一体,大家都赞誉“长吉体”。

长吉体,连李贺自己都不知道,原来自己在文坛还有这样的地位。

李贺连忙请教,询问文坛那些大佬是如何评论长吉体的?

李益说贬褒不一,但褒占大多数。

褒,是说李贺的诗歌独辟蹊径,骨劲而神秀,高深而浑厚,有气魄,也华丽,更奇诡,眼空千古,不唾拾前人片字,把你比喻成古代的屈原,当今的李白。

就这评价,李贺早就听得心怦怦跳,灵魂快要出窍。

面对眼前的文坛大佬,他不知道应该狂傲还是惭愧?

李贺心平气和的问:那贬呢?

贬,说你不太注重章法,对一些字用得过于刻削,不够天真自然。

奇过则凡,稚过则老。

李贺一下就领悟到了其中内涵,表示以后会注意这些。

李益倒是看的很开,说年轻人就应该有自己的性格,有自己的风格,太过于注重他人的评价,似我非我,不见得是好事。

随后丢下堪称预言级别的一句话。

“某敢断言,汝之诗作,必将流传百代,磬香千古。”

这是李益对后辈的肯定,他并不希望李贺刻意改变,本我即真我。

接下来李益的一段话,彻底点醒了李贺。

李益能接触到的人与物,都是李贺的人脉盲区,毕竟年龄摆在那,身段摆在那。

他说你当初进士试受阻,拒发春关,并不是因为犯了父讳,其真实原因是你的诗名。

文人相轻是司空见惯的,但文人相嫉并不多见。

隋炀帝当年已经是皇帝,但还是想在文坛有一席之地,导致那些比他厉害的文人都不敢发表作品,薛道衡、王胄就是因为“文不在帝下”,最后惨遭迫害。

成也诗名,败也诗名。

朝堂上那些文人,大多阿谀奉承,谁会举荐一个才高八斗,超出自己几个层次的人?

那些武将自古就看轻文人,怎会举荐弱不禁风的李贺?

李贺茅塞顿开,他不再迷茫,只想着将长吉体再拔高一个层次,让那些排挤他、嫉妒他、压制他的人看看,不走仕途,照样能名流千古。

两人名声相埒,看似李益拔高了李贺,千年之后,李贺不知将其拔高了几个层次。

元和十年(公元815年),太常寺人事变动,这一次依旧与李贺无关,九品的奉礼郎足足做了3年,一次升迁都没有。

这对李贺是极为不对等的,须知当年皇甫湜三年升两级,还嫌升职慢。

没有权力维持同事关系,没有财富支撑人情世故,如果不是体制内,早就被辞退了。

李贺少年负有盛名,才高气傲,硬生生被人情世故磨的没有一丁点儿脾气。

“长安风雨夜,书客梦昌谷”。

极度失望的他旧疾复发,睡梦中看到了弟弟和母亲。

他毅然决然的告别了虚伪的职场,回到昌谷。

07

也许只有昌谷,才能让他感受到人生的那一点快乐,昌谷的温和舒畅以及亲情的滋润,让李贺忘却了疲惫,创作了一些列清新、明快的诗作,最终整理成《南园十三首》。

在昌谷休息数月后,李贺不仁看见母亲操劳,也不愿看见弟弟为家奔波,决定寻找新的出路,开启了为期两年的南下游历。

他先是南下和州见了十四兄,还去湖州探望了好友沈亚之,又去杭州西湖参观了苏小小墓,写下《苏小小墓》,第一次让女鬼在读者心中具象化。

李贺的游历与李白的游历看到的景象是截然不同的,属实是一个卖家秀和一个买家秀。

李白到哪都说好,李贺劝你没事别出门,特意写下《公无出门》。

里面有一句“天迷迷,地密密。熊虺食人魂,雪霜断人骨。”

李贺没有瞎说,前段时间宰相武元衡被杀,裴度遇刺,就这环境谁敢出门?特朗普看了都直摇头。

但李贺还是硬着头皮,南下游历了两年,两年的跋山涉水,耗尽了他的身体。

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春,李贺决定再去京城寻找机遇,这是他第三次去长安,好友沈子明再见他时完全没认出来。

满身风雪、满脸沧桑,哪里像一个27岁的年轻人?说72岁也不为过,头发蓬乱,隐约看见银白色的头发,瘦小的身躯,浓郁的眉毛,还有忧郁的眼神,沈子明很难相信眼前之人就是李贺。

江南的山水只知道索取他的诗歌和灵感,耗尽他的身体,却不肯将秀丽的风景在他身上停留半刻。

作为好友,沈子明心里发酸,潸然泪下,控制不住情绪的他,拉起李贺那骨节嶙峋、指爪细长的手,泣不成声,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可能沈子明照顾到位,亦或者是春天的来临,李贺脸上有了气色,但也只顾着静静地待在书房,整理诗稿,仿佛知道生命将尽。

沈子明带他看了昔日长安的诸多好友,包括王参元,杨敬之,张又新等人。

见李贺身体有所恢复,沈子明引荐他给岐阳公主的儿子作歌,目的是希望岐阳公主能赏识李贺,举荐他做官。

在岐阳公主府邸,李贺见到了年少的杜牧,少年杜牧性格开朗,非常仰慕李贺,当即背诵出李贺所作的《过清华宫》:

春月夜啼鸦,宫帘隔御花。

云生朱络暗,石断紫钱斜。

玉碗盛残露,银灯点旧纱。

蜀王无近信,泉上有芹芽。

可能正是这种经历,多年后的杜牧也写了一首《过清华宫绝句三首》,其中的“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更是成为千古名句。

在见到岐阳公主儿子后,李贺提笔作歌,岐阳公主甚是满意,可能是先前沈子明提过,岐阳公主当即答应举荐。

李贺满怀期待,谁知不久后,岐阳公主跟着夫君去别地赴任了,举荐这事没开始便结束了。

人生短暂,转眼即空,何必患得患失?

李贺将这些烦心琐碎之事化作写诗的动力,短时间就创作出多篇流传至今的作品。

其中包括《瑶华乐》、《相劝酒》等作品。

《瑶华乐》不仅流传后世,在当时也是相当炸裂的,短时间就风靡长安,这也与当时皇帝信封神仙有关,唐朝人本就是浪漫的,这样的诗歌肯定受到人们的喜爱。

这时候,李贺的表哥又出来了,他嗅到了“机遇”的味道。

表哥再一次找到李贺,索要诗歌,李贺感慨于亲情,又拿出一箩筐给他看。

在读到《瑶华乐》时,表哥眼神放光,说这诗歌要是传到皇帝那,表弟你还不得起飞喽。

李贺是孤傲,不是傻,他虽然不知道表哥干的那些事,但这次说什么也不会交给他了。

气急败坏的表哥用含妈量极高的词问候了李贺,还进行了人身攻击,甚至当着李贺的面说:6年前,你那些诗被我全部扔到了长安城最臭最恶心的水沟去了。

李贺表示:我就站在你眼前,看我几分像从前。

是的,经历过跌宕起伏的人生,以及伤病的折磨都没能击败他,你这几句话还能掀起什么风浪?

心寒的是,朝堂那些文人看轻自己尚能理解,怎奈亲人也如此嫉妒自己的才华,这个世界为何如此灰暗?灰暗的让李贺看不到一丝光明。

正如那那首《苦昼短》,看的韩愈都不禁潸然泪下。

飞光飞光,劝尔一杯酒。

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

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

食熊则肥,食蛙则瘦。

神君何在?太一安有?

天东有若木,下置衔烛龙。

吾将斩龙足,嚼龙肉,使之朝不得回,夜不得伏。

自然老者不死,少者不哭。

何为服黄金、吞白玉?

谁似任公子,云中骑碧驴?

刘彻茂陵多滞骨,嬴政梓棺费鲍鱼。

这压根就不像20多岁的人能写出来的诗,真的太苦了。

全诗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李贺都向时间劝酒了,感慨时光飞逝,人寿短暂,尤其是“月寒日暖,来煎人寿”,一个“煎”字,就能看出李贺这一生过得并不快乐,反而非常痛苦。

一个人被病痛折磨就已经痛苦不堪,性格也会变得忧郁,而李贺还经历了常人经历不到的不公,两样都占齐了。

岁月蹉跎,李贺感叹还没来得及干点事业,实现心中抱负,生命就这样白白消耗了。

忧郁、恐惧和忧虑,李贺只用一个“煎”来形容此时的心境。

不仅如此,李贺还看透了李白看不透的事物现象。

李白也曾求仙问道过,也曾虚度过光阴。

李贺却说“食熊则肥,食蛙则瘦。神君何在?太一安有?”

意思是吃熊掌就胖,吃蛙腿就瘦,这是自然规律,世界上哪有不食五谷的神仙,如果真有,那神仙在哪?太乙又在哪?

第二部分是李贺的幻想,李贺很多诗都是借用了神化传说的,因为他预感寿命将至,病痛太折磨人, 他要斩断神龙的腿,吃龙肉,这样太阳不能运行,昼夜不能更替,时间凝固,人自然就能永存了。

第三部分,李贺从神话瞬间回到了现实,后面都是讽刺那些求仙问道之人的,若真能长生,秦始皇、汉武帝有偌大的成就,为什么还“多滞骨”、“费鲍鱼”?

对于《苦昼短》,韩愈自然是看懂了的,他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的举荐他。

一个人过得好不好,朋友圈是看不出来的,但作品是能窥探到作者情绪的。

并不是每一首诗表达的都是作者的思乡之情,李贺的诉求,韩愈深知。

趁自己还有能力,最后拉一把吧。

就在韩愈准备再次举荐时,皇帝的一道命令,再次打断了李贺的仕途。

08

同年八月,皇帝下令让韩愈跟随裴度出征,韩愈还没来得及举荐,就收拾行李跟着出征了。

李贺执意拖着病体为其送行。

这一幕,李贺幻想了无数次,他一直希望能跟随将军出征杀敌,“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他哽咽的向韩愈请求,希望能延引自己随军出征,这是李贺一生的夙愿。

可他也知道这一切是多么不现实,最终只能祈祷韩愈凯旋,归来时举荐自己。

可惜的是,没等到韩愈凯旋,反倒等来裴行立杀两万百姓,充当战绩,声称平定了黄家洞叛乱的消息。

唐朝已经堕落成这样,灭亡也只是时间的问题。

出生在这个时代,李贺真是一点希望都没有。

李白活在盛唐,还能说“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李贺不行,只能是“我当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谢如枯兰”。

换句话说,盛唐沿街乞讨都能安全到家,中唐散步都可能被无辜打死。

所以,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

那时的长安崇道成风,“仙人”一抓一大把,李贺再一次离开了被“仙风”裹挟的京城,回到昌谷,跟人生作最后的道别。

他停下脚步,祭拜了父亲,看到“李晋肃”三个字时莫名的悲伤,原来这些年只顾着往前走,忘记了父亲的叮嘱。

父亲叮嘱他照顾好自己,照顾好身体……。

再回头看看身后的巴童,这些年来,似乎只有这个书童不离不弃,始终跟着他,两人早已情同手足。

李贺深感无以为报,遂写下《昌谷读书示巴童》,也算是让巴童流芳百世了。

至少我们还记得,李贺身边始终有个书童在照顾他,不至于那么寂寞。

在昌谷的最后这段时光,被病痛折磨的李贺艰难地完成了诗集的整理,将这些沉甸甸的诗集交给了沈子明,留在昌谷的只不过是一具躯壳。

沈子明也不负李贺重托,找杜牧为其作叙。

公元817年,李贺病逝昌谷,时年27岁。

除了杜牧为其作叙,李商隐还特意走访李贺的亲姐,为其作了小传。

09

写在最后。

李贺被后世称“诗鬼”,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他创作的诗,虽说“鬼”诗只占了他全诗的二十分之一,也就十来首,但这些诗里面的用词绝对让你后背发凉。

哭、泣、骨、寿、坟、鬼、魂、叫、碎、蹄、煎、吊、断、枯、堕、残、愁、折、血、凄、悲。

这哪里是接地气,明显是接地府。

最重要的是,这些词用的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虽说只有十几首,但纵观历史,也没几个人如此执着的写关于鬼魂、神话的诗,

用汪曾祺的话:别人写诗是在白纸上写,他是在黑纸上写。

况且李贺写的诗,很多立意非常明确,说话很直接,怼天怼地怼皇权贵族的。

如“刘彻茂陵多滞骨,嬴政梓棺费鲍鱼。”

言外之意是,你们谁有秦皇汉武的成就高,他们如此高的成就都感动不了上天,不能得道成仙,你们算老几,要长生?也不看看自己什么档次!

不仅仅是怼别人,怼自己也特别狠。

他说“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

我有迷失的魂魄,是找不回来的,唯独雄鸡叫一声才能清醒。

虽然是说自己,但更多的是批判这个沉迷“仙气”的社会。

与其说他是诗鬼,我更愿意称他是鬼才。

如果只是写鬼诗,如何做到与李白齐名?

天若有情天亦老、报君黄金台上意、男儿何不带吴钩、甲光向日金鳞开……。

就这些优秀的诗句,李贺照样手拿把掐。

如果他的人生多一些色彩,惊艳一些;

如果他没有病痛的折磨,少一些痛楚;

如果…………,可惜世间没有如果。

除以上两点,李商隐作的小传,也给李贺抹上了神秘色彩。

《李贺小传》记录了李贺的长相:长吉细瘦,通眉,长指爪。

瘦不瘦先不说,重要的是两个眉毛是连通的。

连不连也无妨,重要的是手指长指甲也长。

古人没看过僵尸片,但从他整个人的气质,用何广智的话“这个货他不好看”。

还有后面李贺病逝的描述——玉楼赴召。

长吉将死时,忽昼见一绯衣人,驾赤虬,持一板,书若太古篆或霹雳石文者,云当召长吉。长吉了不能读,欻下榻叩头,言:‘阿弥老且病,贺不愿去。’绯衣人笑曰:‘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天上差乐,不苦也。’长吉独泣,边人尽见之。少之,长吉气绝。常所居窗中,勃勃有烟气,闻行车嘒管之声。

是说李贺将死之际,忽见天上有穿着红衣服的人骑着龙接他,李贺说还有病重的母亲在,不能跟你们走,红衣人却说:白玉楼都盖好了,天帝让你来写记,天上的差事一点也不苦。

李贺听完便气绝了,然后窗户外面冒白烟,还有马蹄声响起。

这些都是李贺亲姐说给李商隐听的,所以李商隐没有瞎写。

但这样的奇诡经历,谁看完也得抓一把汗。

李贺这一生都在感叹生不逢时,怀才不遇。

年少丧父、春关遭拒、幕府无门、塞下苦寒、奉礼官微、江南风霜、疾病缠身。

如果不是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人生实在找不出有什么精彩的地方。

最后用绯衣人的话做个结尾:天上差乐,不苦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