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镇市属于哪个市(辽宁 锦州市北镇市)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9-15 10:05:57    

北镇市,旧称北宁市,辽宁省辖县级市,由锦州市代管,地处辽宁省西部,医巫闾山东麓,总面积1693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底,北镇市总人口481303人。截至2022年10月,北镇市辖4个街道、11个镇、3个乡。

唐朝玄宗年间封医巫闾山为广宁公,“广宁”之称源于此时。1995年3月,撤销北镇满族自治县设立北宁市。2006年2月,改称北镇市。北镇市交通发达、区位优势明显,周边紧邻沈阳现代化都市圈、辽东绿色经济区以及辽西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先导区,纳入了辽宁沿海经济带,同时也是辽宁“陆海新通道”的重要节点城市;医巫闾山森林覆盖率达到70%以上,拥有12万亩梨树园、百华里赏花带;是全国优秀休闲度假旅游城市、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国文化先进县、国家级卫生城市。

历史沿革

北镇地区在新石器时代已有人类活动。

西周,为燕国封地。东周,属燕国辽东郡。

秦朝,仍属辽东郡,郡治襄平县(今辽阳)。

西汉、北镇地方置无虑县,并于境内置辽东郡西部都尉府,上属幽州刺史部。东汉,无虑县初属辽东郡,汉安帝时移属辽东属国。

三国,北筑地方属魏幽州昌黎郡。

西晋,属平州昌黎郡。

十六国时期,慕容光建立前燕、苻坚建前秦、慕容垂建立后燕,境内皆置西乐县。冯跋建立北燕亦置西乐县。

南北朝,北魏置广都县、东魏置营丘县,北齐置营州,北镇地方皆为所辖。

隋朝,初属燕郡,大业八年(612年),改燕郡为辽西郡。

唐朝,北镇地方属河北道营州,境内置巫间守捉城。

辽代,北镇地方为东京道所辖,境内乾州、显州。

金代,升显州为广宁府,下统广宁、同阳县、钟秀县、望平县。

元朝,设广宁府路,下辖阁阳县、望平县。

明朝,城内设广宁卫,继建广宁左、中、右三卫。

清康熙三年(1664年),置广宁府,统宁远州、锦县、广宁县。翌年,移府治所于锦县称锦州府,广宁县为锦州府所辖。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清政府设总督统辖东北三省,广宁为奉天省锦州府所辖。

民国二年(1913年),因与广东省广宁县重名,改称北镇县,属奉天省辽沈道。民国十七年(1928年),改奉天省为辽宁省,北镇县属辽宁省。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北镇县初属奉天省。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东北新划14省,北镇县属锦州省。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北镇县工作委员会奉辽西地委指示,建立北镇县政府。12月,国民党占领北镇,建立北镇县,上属辽宁省所辖。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月,广宁镇解放,建立北镇县临时政府。2月,全县解放,建立北镇县,属辽北省管辖。

1949年5月,北镇县属辽西省。

1954年4月,辽东省、辽西省合并为辽宁省,北镇县属辽宁省。

1956年,辽宁省在锦州设专员公署,北镇县属锦州专区。

1979年,成立北镇县,属辽宁省锦州市。

1989年6月,北镇县改为北镇满族自治县。

1995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北镇满族自治县,设立北宁市。

2006年2月,北宁市改称北镇市。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清雍正二年(1724年),广宁县设于义州的宽校司(当时为盘察情报机构)迁往天桥厂(今锦县天桥乡),义州由广宁划出。嘉庆时,所置广宁东北界及承德东南界成立新民厅(后于光绪时升为府)。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新光广宁东北界(羊肠河以东地段)划归镇安县(后改黑山县)。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将广宁东南界划归盘山厅。另外,在县境外西南部的小羊圈子、枣园子、桑园子、下洼子、康屯、商屯、唐屯、左屯等八个村屯虽地处锦县,但历史上却隶属于北镇。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9月,飞地划归锦县。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5月,锦县的石山,高峰、谢屯,东花一带,成立石山、光辉两区并划自北镇管辖。

1949年1月,石山、光辉两区又复归棉县。

1951年,增设沟帮子镇。

1953年,成立广宁镇。

1958年1月,撤销区,将原51乡调整为24乡(每乡为一高级社),原沟、广两镇不变。9月,全县将24个高级社和两镇并为7个人民公社,即广宁、正安、中安、青堆子、沟帮子、常兴、罗罗堡。

1960年,北镇铁道以东地区(包括青堆子、吴家)与黑山县所辖的高山子、柳家、新立组成辽宁省直属畜牧农场。

北镇市在盘锦市的位置

1961年3月,辽宁省直属农场改为北镇县所辖,名为北镇县青堆子农场。

1962年2月,增设曹屯公社、高力板公社、大屯公社。5月,增设广宁、沟帮子两镇。继之将青堆子、高山子、吴家、柳家4个管理区分别改成公社,新立分场改为县直属农场。

1984年10月,中安、正安、高山子、青堆子、赵屯、闾阳、常兴店等7乡改称镇。

1985年,新立农场改称乡。

区划详情

截至2022年4月,北镇市下辖4个街道,11个镇、3个乡:北镇街道、富屯街道、广宁街道、沟帮子街道、大市镇、罗罗堡镇、常兴店镇、正安镇、闾阳镇、中安镇、廖屯镇、赵屯镇、高山子镇、吴家镇、鲍家乡、大屯乡、柳家乡,另设有1个经济开发区、1个农场:新立农场、辽宁锦州沟帮子经济开发区。市政府驻北镇街道。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北镇市位于锦州市东部,医巫闾山东麓。位于东经121°33'~东经122°12',北纬41°19'~北纬41°48'之间,东接黑山县,西邻义县,南与盘锦市毗邻,北与阜新市搭界,东南与台安县相望,西北与凌海市相通,南北长53.9千米,东西宽约53.1千米,面积1782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北镇市地形可划分为山区、平原、洼区三种地形。医巫闾山绵亘于西、北两侧,西北部山区环抱北镇大平原,形成白西北向东南的山区、平原、洼区的走势,而且各占三分之一。

西部为山地丘陵,海拔高度在100~860米之间。山地东麓为平缓的丘陵,海拔高度在50~100米之间,其面积为110平方千米。山地丘陵统称西部低山丘陵区,占北镇市总面积的33.6%。西北部的医巫间山为北镇、义县界山,属阴山山系松岭山脉。间山自东北向西南走向,南北斜长90千米,东北横宽28千米。北镇市境内南北斜长45千米,东西横宽14千米,面积630平方千米。较重要的大小山头九百余座,著名山峰52座,较长的山脉10条。最高峰望海山位于北镇、义县交界处,海拔高度866.6米。

中部由西沙河、无虑河(黑鱼沟河)沙子河冲积而成的平原和上游谷地平原构成的,海拔高度在10~50米之间,其面积为630平方千米,占北镇市总面积的35.3%。

东南部地势低洼,海拔高度在10米以下,面积为560平方千米,占北镇市总面积的31.1%。就其山丘、平原、水域的比例而言,大体为“三山、一水、六分田”。

气候

北镇市全境处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带,属温带半湿润季风大陆性气候,医巫闾山形成一道天然屏障,特别是夏季,从太平洋刮来的东南风,带来湿暖空气,遇到闾山屏障,升空与凉空气相遇,形成降雨。所以北镇市降雨量高于闾山以北的阜新、朝阳及内蒙古地区。年降水量可达到604.8毫米。北镇市四季分明:夏季短而湿热多雨;冬季长而干燥寒冷;春季少雨多风;秋季天晴气朗。境内平均气温8.2摄氏度。全年无霜期154~164天,日照时数为2871小时。

水文

北镇市境内的河流,属辽河流域绕阳河水系,主要河流有9条。较大的河流有绕阳河、东沙河、羊肠河。除上述三条较大河流外,稍短河流有西沙河、无虑河(黑鱼沟河)、沙子河、鸭子河、大沟河、兴隆泡河等。河道总长306千米,总流域面积为1682.38平方千米。

自然资源

生物资源

北镇市植物有88科、303属、483种。野生动物有鸟、兽、虫、鱼等,其中野生鱼类有鲶鱼、黑鱼等34种,野生鸟类有天鹅、鸳鸯、丹顶鹤、黑背鸥等41科243种,野生植物有芦苇等29科102种。

矿产资源

北镇市有矿产资源有17种,以花岗岩、河沙、石灰岩等建筑材料为主。金、磷、铁、石墨等也有一定储量。已开发9种,其中砂石年产量80万立方米,是盘锦市等地建筑用砂主要供应区。花岗岩主要分布在医巫闾山中部和北部,年产量30万立方米。白云灰质岩主要分布在正安镇和中安镇,储量3000万吨以上。有采石企业10多户,年产量在100万吨以上。

交通运输

概述

北镇市处于辽宁沿海经济带、沈阳经济区、辽西北经济圈的中心区域,沈阳、锦州、盘锦、阜新四大城市经济板块交叉地带,是连接辽西、辽南、辽中城市群的重要节点和通往京津冀方向的咽喉要道。

近代以来,北镇人口的聚集、产业的发展就一直与铁路息息相关。

公路

截至2022年底,北镇市公路总里程2038千米。普通干线6条,其中:国道2条,68千米;省道4条,153千米。农村公路756条,其中:县道5条,99千米;乡道61条,399千米;村道690条,1320千米。

国道有102国道、305国道。

铁路

在铁路交通方面,京沈、沟海、秦沈铁路在此交汇,是重要的枢纽节点。

北镇市处于京哈铁路和沟海铁路交汇处。有1座始建于1899年的沟帮子火车站,火车站为三等站,是沈山铁路和沟海铁路上重要的铁路交汇站,是连接辽西、辽东物流、客流的枢纽车站。

客运

北镇市城乡道路客运车辆数367台。农村客运车辆总数250台。建制村总数为214个,其中通客运车辆的建制村数为214个,建制村通客车率为100%。城市建成区面积14.9平方千米,建成区内公共交通站点500米覆盖面积15平方千米,城市建成区内公共交通站点500米覆盖率率为100%。

北镇市区城市公交车共有89辆,公交化运营的农村客运车辆129辆,城乡道路客运车辆总数335辆。城市道路客运车辆公交化率38.5%。二级以上客运站2家,实现省域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的二级以上客运站数量2家,二级以上客运站省域道路客运联网售票覆盖率为100%。

历史文化

历史遗迹

北镇市历史悠久,境内遍布古迹。舜帝和禹帝封医巫闾山为幽州镇山,汉帝刘询封医巫间山为中国五大镇山之北镇,北镇市由此得名。北镇拥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省级14处,市县级130余处。北镇庙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全国五大镇山中唯一保存完好的镇山神庙。北镇古城区现有建于辽代的崇兴寺双塔,建于明代的古城墙遗址以及鼓楼、李成梁石牌坊,均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镇是辽代帝王的龙兴龙寝之地,辽代五大陵墓中的显陵、乾陵建在北镇,辽代九位皇帝有三位皇帝葬在北镇。

北镇庙

北镇庙,位于中国辽宁省北镇市城西2千米的山岗上,是医巫闾山的山神庙,也是全国五大镇山中保存最完整的镇山庙。1988年被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崇兴寺双塔

北镇双塔(又名崇兴寺双塔)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辽宁省北镇市区东北隅,是两座风格一致,秀丽挺拔的辽代古塔。北镇双塔,位于北镇市广宁镇东北角矗立一对白塔。人称崇兴寺双塔。双塔东西对峙拔地而起直插云天,庄严古朴巍峨峥嵘蔚为壮观。国内有八处双塔寺。寺毁塔存的五处,塔寺双存的仅三处。

广宁古城

广宁明代属辽东都指挥使司,是明朝在东北最高的军政机关驻地,是管理东北女真人的基地。明边九镇之一的辽东镇,驻地初就在广宁。2006年,广宁古城墙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李成梁石牌坊位于北镇古城(即广宁古城)内,始建于明万历八年(1580年),是为表彰辽东总兵官李成梁的功绩修建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镇鼓楼

北镇鼓楼始建于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旧为广宁八景之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鼓楼为台座重檐楼阁式建筑,通高16.9米,由台座和楼阁两部分组成。台座为砖石结构,高6.95米,东西长23.75米,南北宽19.25米。台座中部南北辟券洞门,高5米,宽4.3米。门洞南北门上镶嵌有石匾额,南题“幽州重镇”,北题“翼北严疆”。台座东北角辟一门,门内有39级台阶可登台顶。台座四周设有垛口,中央建有重檐歇山顶楼阁一座。

地名由来

据《周礼》记载,东镇青州沂山,西镇雍州吴山,中镇冀州霍山,南镇扬州会稽山,北镇医巫闾山,合称五座镇山。据《广宁县乡土志》记载,“舜封十二山以医巫闾山为幽州之镇故名北镇”。

文学创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文革前,北镇城乡业余作者达476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文学创作之风骤然兴起,北镇市文联创办的《北镇文艺》(原北镇文艺)和北镇市文化馆创办的《闾山文艺》成为广大业余作者发表习作的园地。乡镇、校园、厂矿的文学社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截至2021年5月,全市城乡共有26个文学社,社员1700多人,涌现出许多具有一定创作潜力的文学新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北镇绘画艺术日益普及,队伍逐年壮大。1987年,北镇市被省文化厅命予“辽宁省群众中国画活动基地”,同年,又被文化部群文司命为“书画之乡”。截至2023年2月,北镇国画作者达500人,其中具有较高水平的50余人。

民间文化

民俗

剪纸(医巫闾山满族剪纸)

剪纸(医巫闾山满族剪纸),辽宁省锦州市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医巫闾山满族剪纸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东北亚诸族信仰的萨满教,人们制作的萨满教偶像是它的前身,这种满族民间剪纸艺术在医巫闾山地区的北宁市、凌海市、阜新市、义县等地流传,世代相承。医巫闾山满族剪纸以满族人原始的自然神崇拜、始祖神崇拜、生殖繁衍崇拜以及满族风俗为主要表现内容,其不但内容丰富,且造型简洁,纹样古朴,它不用繁琐、细密的剪法,不求精致、准确的造型,而主要以博大恢弘的气度和朴拙古茂的神韵取胜。

锦州市的满族,有满洲八旗,他们是从东北松花江流域和长白山麓迁来的,还有汉军八旗多数是从山东蓬莱移来的。居住锦州的满洲八旗主要有瓜尔佳氏(汉姓关氏)、满洲镶黄旗(陈满洲)、完颜氏(汉姓王氏)、满洲正白旗(陈满洲)、于库里氏(汉姓关氏)、满洲镶白旗(陈满洲)。汉军旗佟氏较多。

满族原有自己的语言、文字,现有同汉族一样使用汉语、汉字。

满族喜欢吃黄米饽饽(粘豆包、粘火烧),风味小吃有“白肉血肠“及糕点中的“萨其玛“,忌食狗肉。满族妇女旗袍曾被誉为国服。现已成为中国妇女常用的服装。

北镇的民间剪纸也有悠久历史,剪纸作品大多粗犷、质朴,具有鲜明的满族特色和生活气息。在辽宁省第五届民间艺术节中,张波的剪纸作品获二等奖。马凤云、侯桂芝等人的剪纸作品获三等奖。杨李氏的剪纸作品《大翻车》、李素清的剪纸作品《满族人物》、侯桂芝的剪纸作品《闾山神》入选东北民间艺术总集剪纸卷。

民间文学

北镇蕴藏着丰富的民间文学,大部分是历史知名人物依托在山川名胜上而产生的人物传说和风物传说。虽是口头流传下来的故事,却充分反映出北镇多民族特色和历史文化概貌。市文化馆编辑整理出71篇优秀的风物传说,由辽宁春风文艺出版社结集成《闾山风物传说》一书,公开出版发行。2001年,北镇市文化馆又增编并出版了约15万字的《闾山民间故事》一书,收入新搜集的民间故事共99篇。北镇市现有近百名业余作者和文化干部热中于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与研究工作,先后有28人分别被国家、省、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吸纳为会员。

民间工艺品

布老虎、布狗,在北镇也有多年历史。它是劳动人民为适应生活需要和审美要求就地取材而以手工生产为主的一种工艺美术品。早在清朝以前,城乡妇女就制作此玩具赶庙会出售。其制法:用黄布或红布缝制成老虎或狗状的外皮,内用谷壳、稻壳或锯沫撑起。观之,虎头虎脑,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型制大小不一,小的可做玩具,大的还可当枕头用。近年来,由于旅游事业兴起,广宁、沟帮子、常兴店、闾阳等镇许多家庭妇女又大批制作此玩具,到医巫闾山和青岩寺风景区及集市出售,深受中外游客喜爱,多数购回欣赏。

民居

东北地区寒冷期较长,所以满族传统住宅的御寒取暖功能是其主要特色之一。在以狩猎为主的时代,由于住所经常迁移,建筑也往往是临时性的。东北的木材资源十分丰富,夏季人们就住在用圆木支搭的帐蓬或木屋里,顶上用桦树皮覆盖以遮风挡雨。寒冷季节则住“地窨子”一般称作“地穴式”或“半地穴式”建筑,即在背风向阳的坡地上,挖成适当空间的地穴,顶上以树干和山草支搭覆盖,人则通过梯子或台阶进入。室内再修筑可以烧火取暖的土炕,以抵御严寒侵袭。

发展为定居生活后,随着环境变化和经济进步,满族民居逐渐形成体现其地区特点、宗教信仰、家庭礼俗和审美观念的自身特色。比较典型的形式是“筒子房、万字炕、烟囱立在地面上”。正房一般为三间至五间,坐北朝南,房门开在东侧第一间或第二间,门间为灶房,西侧连在一起的二间或三间为居室,因其从一侧开门而有别于从中间开门的“对面屋”,所以称为“筒子房”或“口袋房”。其特点是居室空间大,符合过去满族人阖家老少同居一室的习俗。居室内砌有南、西、北三面相连的“万字炕”,也称“转圈炕”,通过设在外间的锅灶烧火取暖。

竞技活动

踢形头

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就曾在沈阳南浑河冰面上,举行过盛大的“踢形头”的足球竞技比赛。这种球内装棉絮,外用兽皮缝制而成。比赛的方法是:双方在冰上各划三道横线,两方列队站在线上,开球后双方抢球,谁把球踢过对方人墙并且穿过三道线谁得分,得分多者获胜。当年满族旗人经常在苏子河和浑河的冰上竞技。在陆地上也“踢形头”,以踢进对方“营房”的寨门为胜利。在冰上或陆上“踢形头”,当时称为“蹴鞠之戏”。

狩猎比赛

参赛两队人数相等,场地大小依人数而定。每人身后背一篓,每队有布制熊、虎各一。开赛后争向对方背篓内投掷布兽,投入“虎”得2分,投进“熊”得1分,每局有规定的时间,5局分胜负。

跑冰鞋

早期的冰鞋是把兽骨缚在鞋底上,以后改成嵌铁,参加者分两队相向立于场地两端,两端之间二分之一处为终点,并设置奖品。听发令后奔向终点,先至者可得奖品。

雪地走

参赛者脚穿高底“寸子”鞋竞走,以先到终点者为胜。因着高底鞋走路如踏雪而行,故称之。

珍珠球

俗称“踢核”、“采核”、“扔核”。满语“核”字是“尼楚赫”的约简音,本是珍珠的意思。把扔小皮球的竞技,叫“扔核”,喻为投珍珠。采珍珠是古代满族传统生产活动之一。后来这一竞技活动演变成以投进攻,以网防守的投小皮球的“珍珠球”项目。现已被国家民委和国家体委定为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新宾满族代表队曾多次参加“珍珠球”邀请赛。

打铜锣

该竞技取材于满族古代史诗《尼山萨满传》。竞技场地中心立一竖杆,上挂一面铜锣,每一方有一名投包手站在边线上,一方有人把抢到的“包”传到投包手的手里,投包手就可冲破对方的拦截投包打锣,锣响得分。在规定时间里,得分多的一方获胜。有些村庄路口常挂一口钟,小孩们也可分成两队抛包击钟。

摔跤

满语称“布库式”,还有叫“厄鲁特”的。赤膊光脚进行比赛,把对方摔倒还不算赢,还要按住脑袋,并使其双肩着地才算取胜。

耍石锁

石锁是用石头做成的用来练力气的工具。为好拿,凿出把手,其形状好像旧式的铜锁。竞技时两人、三人不等。一个人要拿两个石锁练,因此也有人管它叫“双石头”。竞技时不只用双手抡,还时常把石锁扔在空中,然后接住。有正面扔、背后扔、掏裆扔、片腿扔。二个以上竞技时还要互扔。

射箭

练习弓箭有“弓力七斗,箭发如凿,入辄不可出”,“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等说法。竞技时不仅要射击死靶,还要射击移动目标,命中率高者为胜。

赛马

满族人喜赛马,永陵便有一处较大的赛马场,遗址尚存。

此外,满族还有“耍中幡”、“赛威呼”、“二贵摔跤”、“拽包”、“打秋千”等竞技活动。

风景名胜

综述

北镇市现有12个景区对外开放,其中包括4个国家AAAA级风景区、8个国家AAA级风景区。自2016年以来,我们一直在积极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并已被列入国家创建名单。北镇市不断优化旅游发展环境,壮大旅游市场主体,全面提升旅游优质服务,明确了“无虑北镇”的旅游形象,把传承、保护、开发、利用“四大传统文化”作为重点方向,培育了以镇山、民俗、节庆、饮食四大文化为主的旅游文化融合产业。

北镇庙

北镇庙,位于辽宁省北镇市城西2千米的山岗上,是医巫闾山的山神庙,也是全国五大镇山中保存最完整的镇山庙。始建于隋开皇十四年(594年),初称"医巫闾山神祠"。元大德二年,扩建后改称"广宁王神祠",元末被毁。明洪武三年在原址重建,改称"北镇庙"。

北镇庙

北镇庙坐北朝南,依山而建,南北长240米,东西宽109米。在其中轴线上,由南至北依次为石牌坊、山门、神马殿、钟鼓楼、御香殿、大殿、更衣殿、内香殿、寝宫等。庙内保存有元明清碑刻56通,庙东有乾隆年间所建的"广宁行宫"遗址。1988年,北镇庙被国务院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崇兴寺双塔

崇兴寺双塔,又名北镇双塔,位于辽宁省北镇市区东北隅。崇兴寺双塔创建年代无文献记载,从塔的结构和风格看,应属辽代中晚期的遗物,因塔北有崇兴寺,故此得名。

崇兴寺双塔

双塔东西对峙,均为砖筑实心,八角十三层密檐式。两者形制基本相同,皆由塔基、塔座、塔身、塔檐、塔顶、塔刹六部分组成。东塔高43.85米,西塔高42.63米;精致的雕工、流畅的线条、匀称的比例,造型栩栩如生,堪称辽代砖雕的精品。1988年,北镇庙被国务院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广宁古城

广宁,今辽宁北镇,明代属辽东都指挥使司,是明朝在东北最高的军政机关驻地,是管理东北女真人的基地。明边九镇之一的辽东镇,驻地初就在广宁。民国二年(1913年),因与广宁县重名而改称北镇县。

广宁古城

北镇古城始建于辽穆宗(951年——959年)在位期间,始筑方形土城。明洪武二十五年(1390年),指挥王雄在古城旧址重筑长方形土城,后由都督刘祯用砖修了瓮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都御使苏志皋扩建新城,又称南关。清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乾隆东巡路过广宁县城,下令重修广宁城。2006年,广宁古城墙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医巫闾山辽陵

医巫闾山辽陵,位于辽宁省北镇市富屯街道新立村樱桃沟村民组西北约100米的黄土台地上,在北镇市区西北约8千米。埋藏东丹人皇王、辽世宗、辽景宗、景宗睿智皇后、天祚帝等辽代帝后以及众多陪葬的皇室宗亲。台地北部为一组大型建筑址,其西南侧有一座全长84米的巨型墓葬(编号新立M1),其北侧另有一座全长约44米的大型墓葬(编号新立M2),台地南部为附属建筑。2019年10月7日,医巫闾山辽陵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核定并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医巫闾山

医巫闾山,是中国辽代历史遗迹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山岳古迹型国家级风景区。典籍记载见诸《尚书》,是舜封十二大名山之一,也是中华五岳五镇之北镇,隋朝诰封医巫闾山为北镇名山,并依山立祠;唐朝封为广宁公;宋辽金时期封为广宁王;元朝封贞德广宁王;明朝封北镇医巫闾山神;清朝沿用明神号。

有辽、元、明、清历代构筑的书堂、亭、阁、寺庙二十多座,碑刻摩崖遗存数十处,有代表性的人文景观有辽代的崇兴寺双塔、旷观亭;元代的耶律楚材读书堂;明代的北镇庙、北镇鼓楼、望海寺等(;清代的观艺亭、观音阁等。碑刻摩崖类有辽代护山佛摩崖造像;明代游目天表、北镇名山等摩崖刻石;清代乾隆皇帝五言三十韵诗碑、圣水盆诗碑等碑刻。

中共沟帮子铁路党支部活动旧址

中共沟帮子铁路党支部活动旧址,是东北地区建立的第一个中共党支部,始建于1904年,占地面积1300平方米,设立4个展厅;1924年成为沟帮子铁路党支部活动主要场所。1930年时任中共满洲省委书记的刘少奇同志亲自到此视察。2002年被辽宁省委确定为党史教育基地,2007年、2008年先后被定为市级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地方特产

北镇鸭梨

北镇鸭梨,辽宁省锦州市北镇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北镇种植梨树历史悠久,清朝时北镇鸭梨被封为皇家贡品。北镇鸭梨种植区背倚逶迤起伏的医巫闾山,阻挡北面寒流,地处北温带,昼夜温差大,白天光合作用强,制造物质多,夜间呼吸强度小,有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和高糖分的形成。北镇鸭梨色泽绿黄,皮薄质细,果肉细嫩白色,酥脆芬芳,核小多汁,味道甜美。

2017年9月1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北镇鸭梨”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闾山鸡蛋

闾山鸡蛋,辽宁省北镇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北镇闾山甘泉地下水达到中国饮用矿泉水标准,因其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为生产闾山鸡蛋打下坚实的自然基础。浓蛋白约占全蛋的50%-60%,色泽无色,透明;各种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种类齐全,特别是人体所需的八种氨基酸含量高;

2019年6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批准对“闾山鸡蛋”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北镇葡萄

北镇葡萄,辽宁省锦州市北镇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医巫闾山横亘北镇西部,长约45千米,大小山头940多个,造就了独特的小气候区,土壤类别为棕色森林土,富含矿物质,有利于葡萄生产。北镇葡萄具有色泽黑紫、果粒均匀、颗粒饱满、适口性强等特点。果穗:圆柱形或圆锥形,中等紧密,结构均匀,果粒大小一致,每穗果粒35-45粒,穗重400-550克。果粒:平均粒重10-12克。着色:果实着色率99%,达到紫黑或蓝黑色。

2012年08月03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北镇葡萄”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道光廿五百年贡酒

道光廿五百年贡酒,辽宁省锦州市北镇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北镇沟帮子熏鸡

北镇沟帮子熏鸡,始创于1899年,已有百余年历史;采用1年生蛋鸡或雏公鸡为原料,鲜鸡屠宰、整形后,四十几种中草药的老汤浸泡,大火开锅、慢火卤;三小时入味,再以绵白糖熏制,色泽金黄、香味浓郁、烂而连丝,被列为中国“四大名鸡”之一。

北镇沟帮子熏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