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有几个儿子(陈毅子女现状)
1972年,陈毅病情加重,他向老朋友叶剑英提出了一个请求说:“可不可以让丛军回来照顾一下我。”叶剑英见陈毅身体每况愈下,立马答应了。


陈毅
接到消息的陈丛军立刻从河北赶到北京,来陪父亲最后一程。此时的陈毅虽然身体大不如前,但总是呢喃自语道:“要跟着毛主席,打败敌人,一直向前。”病危时,陈毅还请求院长给自己放一下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院长家里有唱片和留声机于是就给他带过来了。但是后来由于陈毅一直处于昏迷状态,而病危的人是需要安静的,结果到最后也没有放成。
一天,陈毅用十分虚弱的语气说了声想吃面,陈丛军听了很高兴,她认为病人想吃东西就是痊愈的征兆,于是赶紧去煮了碗面给父亲。看着父亲慢慢地吃着热气腾腾的面条,她心里感到很欣慰,但由于病情加重陈毅吃了几口就吃不下了,陈丛军看到了就对他说:“吃不下就不要吃了,你太久没吃东西一下吃这么多身体会承受不住的。”


陈毅和家人
陈毅放下筷子用缓慢的语气说:“今天是毛主席生日,我多吃点面给他庆祝,这样他才能寿比南山嘛。”听罢,陈丛军眼眶含泪,深受感动,因为父亲总是处于昏迷状态,对于日期应该是不知道的,但没想到他居然知道今天是毛主席的生日,可见他心中一直想着念着这件事。
同样病重的陈毅除了毛主席之外还挂念着自己的孩子们,还给他们留下了遗言:“以后就靠你们自己了,你们一定要各自去奋斗!”说完又很快陷入了昏迷。
1972年1月6日,陈毅病重去世。两天后,工作人员接到通知:毛主席要去八宝山参加陈毅同志的追悼会,立即出发。大家对此都很震惊,因为那段时间主席的身体状态一直不太好,心情也十分的沉重。
追悼会当天,毛主席穿着一身大衣,怀着悲痛的心情来到了八宝山。不一会儿,陈毅的妻子张茜过来了,看到主席,她立马上前迎接,说:“主席,您怎么也来了?”看到张茜满是泪痕的脸,主席答道:“我也来悼念陈毅同志嘛,陈毅同志是一位好同志。”


毛主席参加陈毅的追悼会
张茜看到主席很激动,接着说:“陈毅有时候不懂事,给主席添麻烦了。”毛主席听到后忙说:“话不能这样说,陈毅同志是立了功的,他为中国革命,甚至是世界革命做出了贡献,这已经是很了不起了。虽然他曾同我吵过架,但我们已经认识40多年了,在这几十年里我们一直相处得很好。”
说完陈毅的几个孩子就过来了,毛主席对他们说了很多鼓励的话,希望他们能继承父亲的遗志,努力学习,努力工作。
尽管保家卫国的大将离开了这个世界,但他们总会把宝贵的精神财富传承给后人。那么,陈毅的子女现况如何呢?他们又做出了哪些成就呢?


陈毅全家福
陈毅和妻子张茜于1940年结婚,共育有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长子陈昊苏于1942年出生于四川,在他高中毕业后面临选择专业的情况时,他拿不定该选择什么方向,因为自己对文科感兴趣而且也比较擅长,但父亲却和他的意见不一致,他说:“国家现在最需要的是理科方面的人才,向高级科学进军是时代的召唤,你的理科成绩也不错,既然这样为何不响应国家的召唤呢?”
他还认为自己是因为当时国家的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就算学了理科也无法报效祖国,这才转身投身于革命事业,毕竟在当时那种情况下要想救国那就得先改变人们的思想。而现在和当时的时代环境不同了,政治方面的问题基本解决,学理科的话就能为国家做出贡献。听完父亲的一席话,陈昊苏已经有了主意,后来去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习理工科。
由于受到父亲的影响,他21岁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父亲得知后感到很欣慰。1965年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七机部二院二十三所工作,这时的陈昊苏已经顺利地完成了理科学业回国报效祖国。


陈昊苏
1984年陈昊苏担任了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一职,卸任后又于1990年担任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一职,之后又转为会长,现为武汉大学名誉教授。
陈毅次子陈丹淮于1961年考入哈军工,这时陈毅已经60岁,得知此事后他十分开心,兴奋之余还为他写了一首诗,诗中对他寄予厚望。父亲还曾对他说:“你是共产党、国家和人民的儿子,你要对党忠诚,国家有难你就去当先锋,学习专业也要更用功,政治上也要可靠。”说到底就是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他希望陈丹淮能把这个责任给负起来。
大学毕业后,陈丹淮子承父业,进入了军事领域工作,后在国防科工委等地为国家做贡献。1988年,由于陈丹淮能力出色,工作严谨,被国家授予了大校军衔,之后又在1992年获得少将军衔。


陈丹淮
幼子陈小鲁于1946年出生于山东,当时陈毅正在山东担任野战军司令,给儿子起名为“小鲁”意思就是希望能早日解放山东。据陈小鲁回忆,在他出生时还发生了一件趣事,因为他上面是两个哥哥,陈毅夫妇俩就想要个女孩,结果生出来后发现还是个男孩,张茜对此说:“这个小孩不要了,谁要谁就抱走吧。”于是就把他放在了门口,后来张茜被助理员批评了一顿,才将他又抱了回来。
陈小鲁十岁时,就每天乘公共汽车上下学,作为元帅之子丝毫没有被娇生惯养,反而一直穿哥哥们的不能穿的旧衣服。
1966年,由于当时环境特殊,陈毅为了不牵扯到孩子,于是将陈小鲁放到了沈阳一个部队农场。在部队这段时间,他只花费了16元买了一些生活必需品,除此之外再无其他,生活过得十分简朴。并且在这期间,陈小鲁和另一个开国大将粟裕的女儿粟惠宁喜结连理,结婚后不久已经是团政治部主任的陈小鲁突然向上级报告说希望组织能够批准自己转业,把他调回北京,和自己的妻子在一块。
他认为当前倭寇已经退却,国家已经安稳,部队也是人才辈出,这里也并不缺他一个。现在他已成家,希望今后能以家庭为重。
上面收到陈小鲁的转业申请后,他所在部队的军长亲自找他谈话说:“军区现在正在对年轻干部进行调查,而你的表现突出,因此将你列为了重点培养对象。”但陈小鲁还是坚持自己的想法,之后又向自己的岳父粟裕写了封信,上面写着“道不同不相为谋。”在他的一再坚持下,最终组织将他调回了北京。
1992年,陈小鲁这时已经是上校军衔,但他又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决定和妻子一块经商,他认为凭借自己的努力一定可以做出一番成就。


陈小鲁和妻子粟惠宁
2004年,上汽等7家法人单位作为发起股东创立了安邦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陈小鲁担任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之后一直担任安邦的董事。企业越做越大的同时,陈小鲁一直谨记父亲的教诲,生活也一直过得十分简朴。而且在闲暇时还致力于公益事业,尤其对革命老区十分关注,不仅呼吁大家关注抗战老兵的生活,还努力地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陈毅最小的女儿陈丛军原名陈姗姗,从这个名字就可以看出陈毅对她的喜爱了,姗姗意为“姗姗来迟”,后改为“珊珊”。作为家中最小的孩子,她自然很受哥哥们和父母的喜爱,但也并没有因此养成娇生惯养的坏习惯。
1976年,陈丛军从英国伦敦经济学院毕业,还获得了美国国际关系硕士学位,后来从事外交事业,现为中国驻联合国使团公使。在留学期间,她还认识了一个名叫“王光亚”的留学生,两人后来结为夫妻。


陈丛军
同妻子一样,王光亚也从事的是外交方面的工作。在三十多年的外交生涯中,曾被四度派,时间长达14年,还被誉为“中国多边外交第一人”。2003年,王光亚担任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一职。此后两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无闻,为国家的外交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陈毅是新中国十大元帅之一,曾在革命战争年代立功无数。不仅如此,他还是叱咤风云的外交家,他身居高位,却从不以权谋私,他一生清正廉洁,其良好家风让他的子女终生受益,四个子女也全部继承了他的优良品质,在他的教诲下,为国家无私奉献。
-
2025-04-22 06:36:26
-
2025-04-22 06:35:38
-
2025-04-22 06:32:28
-
2025-04-22 06:28:19
-
2025-04-22 06: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