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办顺民意、惠民生、暖民心的实事
人民日报 何昭宇
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在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和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多办实事”。字里行间,饱含着为民造福的初心,传递出催人奋进的坚定力量。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把各项工作部署落到实处,让人民群众享有越来越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亟须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强化“干字当头”的意识,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坚定不移做行动派、实干家。
全国两会上,有几个细节令人印象深刻。全国政协委员、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住建局局长金花讲述,这些年,她和同事们深入听取群众呼声,多方请教专业人士,推动高原上盐碱地变成“黑土地”、带动农民致富增收。她说:“好提案一定裹着糌粑味、飘着酥油香、映着生态绿,更承载着老百姓的期盼。”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布拖县拉果乡阿布洛哈村党支部书记吉列子日在代表团小组讨论期间,播放了一则短视频,展现家乡巨变。阿布洛哈,彝语里“人迹罕至的地方”,三面环山、一面临崖、土地贫瘠、水源不足。“再难也要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吉列子日带领村里的干部群众挑起担子、甩开膀子、干出样子。从耕种玉米地,到种植脐橙树,再到办起旅游民宿,小山村的人气越来越旺,村人均年收入6年内增长近两倍。以实干作答,用实绩交卷,美好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
实干,是成就事业的必由之路。翻阅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过去一年,民生保障扎实稳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5.1%,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拓展,义务教育、基本养老、基本医疗、社会救助等保障力度加大……从一张张时代考卷到一份份满意答卷,从一项项惠民政策到一件件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实事,一切都源于实干。
干事担事,是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磨砺,始得玉成。“干”是不二选择。只要永葆初心、坚定信心,多办顺民意、惠民生、暖民心的实事,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必将不断变为现实,我们的事业一定未来可期、前景光明。
-
2025-04-03 16:22:00
-
2025-04-02 19:28:00
-
2025-04-02 12:15:00
-
2025-04-02 00:23:00
-
2025-04-01 12:31:00
- “让中国老年人眼睛亮起来”——辽宁省慈善联合总会联合爱尔眼科共同启动2025年辽宁省春季“银发复明工程行动”
- 湖南道县:春耕好时节 早稻育秧忙
- 广安市二级巡视员王小兵 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 “花开时节逛咸阳”——2025咸阳市赏花季系列活动暨“花开礼泉·杏福有约”赏花季正式启动
- 山东威海5岁男童被殴致死案未当庭宣判,生母庭审中致歉
- 每年仅60元!“熊孩子”闯祸最多能赔几十万
- 5:1:2驳回弹劾!韩德洙复职,尹锡悦也能“无恙”吗?韩国迎来关键一周
- 华为上汽合作鸿蒙智行“尚界”品牌被曝计划4月10日发布
- 新航季 南航在吉航线全面升级 持续助力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
- iPhone17惊艳设计实锤 iPhone15价比老人机创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