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资产大缩水 普通人如何守住钱袋子?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0 12:21:00    

来源:郭一鸣-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曾说:“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带来繁荣和发展,也能带来动荡和危机。”

4月2日美国宣布“对等关税”政策后,全球市场剧烈震荡:股市暴跌、商品价格波动、汇率贬值、供应链重构……普通人不仅面临资产缩水,还要应对物价上涨、就业压力和收入下降的挑战。那么,如何在这轮冲击中保护自己的财富和生活?

一、关税对普通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1、物价全面上涨,生活成本明显上升。美国对华加征关税直接推高中国输美商品成本,中国对美反制措施亦导致美国进口商品价格攀升。据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预测,关税可能导致美国新车价格平均上涨约1万美元(约合人民币7.35万元),买不起新车的消费者在高通胀压力下,将被迫延后购车或转向二手车市场。而国内来说,中国对美进口汽车加征关税后,进口车终端售价平均上涨,药品、服装等消费品价格同步上涨。除此之外,物品价格的上涨,也或将加剧国内的通胀压力。

2、影响就业市场,给普通人带来就业压力以及收入压力

一方面,供应链转移冲击就业。全球供应链断裂可能导致制造业岗位流失,例如日本汽车行业和印度制药业面临裁员风险。而若贸易熔断,国内预计将导致相关出口相关岗位流失,制造业、电子、纺织等行业首当其冲。另一方面,或将带来普通人实际收入下降。因为关税推高企业成本,工资增长停滞,消费者实际购买力被通胀侵蚀。

3、不可避免的资产缩水以及财务风险

全球资本市场大波动,估值中枢下移,A 股、港股、美股、日本股市等均出现深度回调,投资者需重新评估风险偏好。而近期黄金也迎来下跌,比特币等加密货币同步暴跌。除此之外,离岸人民币兑美元一度跌破7.4关口。人民币贬值下,持有美元债务的企业和个人偿债成本也将上升。

二、面对关税的影响以及全球资产的缩水 普通人该如何应对?

经济学家凯恩斯说:“当事实改变时,我就改变我的想法。你呢?” 面对关税带来的影响以及全球资产的缩水,普通人不能坐以待毙,需要积极调整策略,寻找破局之路。

1、优化资产配置。一方面,短期进行必要的资产避险。全球资产缩水下,可考虑增持黄金、国债等避险资产;另一方面,考虑分散投资以及关注另类资产。比如,关注内需主导的公用事业等行业,同时关注大宗商品等抗通胀资产。

2、优化消费结构,进行必要的资金储备。减少非必需进口商品购买,转向本土品牌或低关税替代品。比如,中国对美加征关税后,国产汽车、药品市场份额提升,价格优势凸显。再比如,关注政府补贴与税收优惠等政策红利,如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绿色家电以旧换新政策等。

3、提升职业技能,考虑行业转向。学习数字化技能(AI、数据分析)、绿色能源技术,转向内需型行业(养老、医疗、新能源)。参考2018年贸易战经验,半导体、国产软件等卡脖子领域迎来政策红利,相关岗位需求增长。此外,也可考虑探索灵活就业,发展副业或自由职业,降低对单一行业的依赖。

总之,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引发的全球经济震荡已影响全球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对普通人生活带来重要影响的同时,也在影响着普通人的资产安全。我们需要考虑的是,从财务安全、职业转型以及消费优化等多方面构建阶段防御体系。短期,短期关注现金储备与避险资产配置,中期通过技能升级把握内需与新兴产业机遇,长期借力政策红利实现资产保值增值。正如马克・吐温所说:“人的思想是了不起的,只要专注于某一项事业,就一定会做出使自己感到吃惊的成绩来。”危机中往往孕育着结构性机会,只要我们保持理性,积极应对,就能在这场经济风暴中化挑战为转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