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本领” 青岛“90后”新农人蹚出致富路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21 09:20:00    

崂山区本领家庭农场负责人陈丽不断创新 打造集餐饮民宿休闲采摘等于一体的多元发展模式

“珍惜每一刻,全力汲取知识,努力在乡村振兴中发光发热!”日前,正在参加2025年度青岛市乡村振兴“青马工程”暨“乡村好青年”培训班的陈丽,在笔记本上认真写道。从学审计的大学毕业生、职场白领,到一心扑在乡村的家庭农场主;从过去传统的农家宴经营,到创新思路“多条腿走路”,“90后”新农人陈丽在崂山北宅走出了稳步发展的创业道路,更通过家庭农场的多元化经营,带动村民共同致富。

陈丽(中)向企业客户介绍农场特色。

在培训学习中萌生创业想法

3月19日,记者在青岛市团校见到了正在“充电”的陈丽。她说,不管工作多忙,自己都会抽时间参加各级政府部门组织的培训和交流活动,“因为正是在培训和交流中,自己才一次次得到了在农村创新创业的启发。”回到几年前,陈丽在青岛读大学,大学毕业后顺利留在一家公司从事审计工作。“那时男友父母在北宅经营着一家农家宴,男友退役后便跟我商量要不要一起回村,接替父母继续做下去。”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潍坊农村出生的陈丽,经过深思熟虑,终于决定回北宅发展。

景色优美的本领家庭农场。

“虽然我们俩都生在农村,但回村开始全面经营男友父母留下的传统农家宴,并且想重新转型,做大做好做新,我们还是外行。怎么办?不会就学,不懂就问!”陈丽回忆道,她正是在一次次培训中不断提升,提出要改变“一条腿走路”,丰富产业多样性。崂山3、4月份赏樱花,5月份采摘樱桃,6月份摘杏,7、8月份是北九水游玩的最好时节,9月份蘑菇丰收,10月份赏枫叶……这些在陈丽眼中,都是最宝贵的资源。

然而只有想法还不够,因为摆在面前的,道道都是难题。“资金、技术、平台,这些可能是所有创业者初创期都会遇到的坎儿。”陈丽告诉记者,要扩大规模,就需要资金的投入,资金从哪里来?要发展樱桃采摘,首先得保证樱桃质量,不懂种植技术怎么办?还有丰富的农产品怎样销售出去、扩大市场?“今后的路该怎样走,青岛市农业农村局、崂山区农业农村局等部门都积极为我协调各方资源,让我深深感受到不是一个人在‘战斗’。”陈丽说,青岛的创业环境好、惠农政策多,是让她能坚持下来的重要原因。

解决农家宴淡旺季发展难题

陈丽从2018年创办崂山区本领家庭农场,目前已成为涵盖餐饮、民宿、休闲采摘、共享农场、农产品销售、露营六大板块于一体的综合性乡旅服务企业,是北九水景区最大的综合性特色农场。陈丽深刻感受到,“我们的稳步发展,离不开一系列政策的扶持,让新农人在返乡创业中享受到了切实的实惠和便利。”

她的启动资金50万元,得益于人社部门与银行的对接,通过简便手续便顺利获得了政府免息贷款;采摘园里1500多棵小樱桃、大樱珠、蓝莓、桑葚、软枣猕猴桃等果树,离不开农业农村局各级部门及时联络的农业技术专家提供手把手技术指导;农产品加工销售环节,同样有政府搭建的平台。“我们积极参加青岛市、崂山区、北宅街道组织的各类主题节庆活动、农博会、展销会等,广泛深度宣传展示崂山特色农产品,推出的各类山野菜、萁馏饼子、山鸡蛋、散养鸡、崂山果干、野生蜂蜜等特色农产品,广受消费者的喜爱。”陈丽说。

脚下沾着泥土,心中沉淀真情。有了政府的鼓励和扶持,陈丽的干劲更足了。通过深挖乡村农产品背后的文化故事,她创新农产品产销模式,通过系统的包装设计,将当地农产品打造成为展现乡土风情的文创组合,畅销全国各地。这一创新模式,为崂山区农家宴解决了因旅游淡旺季“半年忙,半年闲”的发展难题,打破了乡村旅游服务企业的时空限制,做到餐饮、农产品“两条腿走路”。

青春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2023年5月,陈丽被评为“崂山区第一批乡村振兴带头人”,同年12月被青岛市总工会评为“青岛市农民工之星”;2024年11月参加“创·在青岛”暨中国青岛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授予她2024年度“青岛市返乡入乡创业带头人”荣誉称号。本领家庭农场还获评崂山风景区旅游商会会长单位。陈丽想用自己的经历来告诉大家,“青年人才投身农村,并非是没有出息、没有退路,相反,正是因为农村有广阔天地,乡村振兴大有可为,才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青春力量,穿梭于广袤的田野里、行走在质朴的村落中,用知识、热情和行动,在乡村振兴的沃土中开出美丽的花、结出甜蜜的果。”

陈丽心系农村产业发展,也心系每一位留在村里的长辈、农户。“樱桃、蘑菇、山菜……这些农产品我们都要,你们尽管拿来。”她常常对村民们这样说。近年来,本领家庭农场每年收购1.5万斤的樱桃,仅樱桃季就可以帮助村民们增加5000元左右的收入。“一分田蔬菜采摘基地”也吸引着大量市民认耕和体验。“通过‘一分田’承租管理运营,整合村民的边角闲置土地并对外招租,由村民协助租客管理土地,打造成村民创收、增收的‘金角银边’。”陈丽作为村民和租客的牵线人,既帮村民实现了增收,也让很多租客找回了乡间田园的记忆。

现在,她又在着手打造全新的“樱桃树下露营”体验。陈丽告诉记者,去年樱桃季时,她首次尝试在采摘园里推出了露营体验,反响很好。抱着“不做则已,要做就一定要做好”的想法,为了满足市民游客一站式休闲旅游需求,今年她在本领家庭农场旁边专门设计打造10个露营基地,以花海环绕、一步一景为特色,充分满足年轻人拍照打卡需求,预计5月份开始对外营业。

陈丽表示,未来,本领家庭农场将不断先行先试,通过多元渠道宣传展示当地特色农产品,通过提升自身整体服务环境品质,为崂山乡村旅游服务升级发展贡献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虽有挑战,但只要我们怀揣热情、创新创造,就一定能为乡村带来更美好的明天,让乡村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 链接 /

“乡村好青年” 忙“充电”

3月17日,由共青团青岛市委、青岛市农业农村局联合举办的2025年度青岛市乡村振兴“青马工程”暨“乡村好青年”培训班在青岛市团校正式开班。全市48名“乡村好青年”及乡村振兴领域相关青年人才参加活动。

青岛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根本保证。此次培训班是培育一批政治坚定、本领过硬、担当有为的乡村振兴青年骨干,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共青团青岛市委相关负责人寄语学员:要静下心来学习、沉下心来思考、潜下心来感悟,将培训所学与自身工作结合好,带头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乡村振兴一线经风雨、强筋骨、长才干,以昂扬的姿态追逐青春梦想。

本次培训班作为全市“青马工程”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树立“青年+政治”“理论+实践”的鲜明导向,精心设计了丰富多样的培训内容。在一周时间内通过理论学习、红色教育、实践锻炼等多种形式,切实引领“乡村好青年”在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和实践锻炼中坚定理想信念、厚植为民情怀、锻造实干铁肩,为党培养和储备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青年工作队伍。

作为共青团青岛市委与青岛市农业农村局联合举办的品牌项目,培训班已连续开展3年,累计培育乡村青年骨干百余人,有力促进了当地生态养殖、电商助农、文旅融合等产业提档升级,成为激活乡村发展的“青春引擎”。今后两部门将持续深化合作,扎实推进“村村都有好青年”选培工作,围绕“引、选、育、管、用”五方面,聚焦组织链、产业链、人才链“三链”赋能,全方位助力好青年成长,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汇聚青春活力。

来源|青岛早报记者 杨健 摄影报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