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5日|防骗警示窗:“电子签”高利贷乱象曝光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11:30:00    

2025年4月5日,星期六

三月初八 乙巳年 庚辰月 甲辰日

做假账号规避起诉,“电子签”高利贷曝光

【案例】

最近,短视频平台的评论区成为了借款的温床,一个名叫“电子签”的高频词引发了网友们的广泛关注。“零门槛”“秒到账”,用电子签在陌生人之间借钱的方式,真的靠谱吗?

今年3月15日,央视3·15晚会曝光了多个行业乱象,其中就包括电子签高利贷。

据央视财经报道,2025年年初,洪先生和王女士急需资金周转,在网络上找到了愿意放款的人。洪先生在借贷宝平台、王女士在人人信平台,按照放款人要求,分别签署了具有法律效力的欠条和借条,却因此遭遇了高利贷。

借贷宝和人人信都是电子签约平台,打开应用页面,“欠条借条”功能入口十分醒目。页面上还列着“法院认可”“律师函服务”“委托诉讼”等服务。点开借条、欠条功能可发现,平台可选的最高利率不超过13%,处于民间借贷合法区间。

既是合法借贷,又怎么会让人落入高利贷陷阱呢?

据洪先生、王女士表示,他们虽然在平台签了正规的电子签协议,打了电子签的欠条,但实际交易的时候,真正的交易却不在平台上进行,“都是私下微信、支付宝转账放款,电子签平台没有审核实际放款金额。”

洪先生称,自己向放款人借款5000元,实际只收到3500元转账,可平台欠条上的借款金额却登记为5000元,短短7天,就要额外还1500元利息,洪先生这才意识到,自己遭遇了赤裸裸的高利贷和“砍头息”!王女士在人人信平台借了30000元,到账14000元,扣除了16000元,说是利息。用电子签借钱,最终却借出了高利贷。

除了身陷高利贷,多位在借贷宝、人人信这些电子签平台上签条借款的人还遭遇了暴力催收,但由于不清楚放款人的真实身份信息,根本没办法起诉。

明明借钱双方都在同一个平台上登记注册认证,平台也留存了详细记录,借款人却为何找不到放款人的真实身份信息呢?

记者暗访人人信(天津)科技有限公司,人人信经理表示,目前他们平台上的放款方,很多都是通过做假账号来规避法律风险的,目的就是让受害人找不到起诉对象。但人人信这类电子签平台要求放款人实名认证,“做号”究竟该怎样做,才能通过人人信、借贷宝这类电子签平台的审核呢?

“人脸识别是一种高科技技术,不需要人在,也不需要人活着,法院肯定带不走。”人人信经理暗示记者,去世人的信息,也能用来做账号,电子签平台的“实名认证”成了摆设,即使是被人告,平台给出去的放款人资料,也是无法查证的。这样设计的商业模式,放款人通过电子签放高利贷挣钱,平台不断通过电子签欠条收借钱人的手续费,出了问题,谁也不用担责任。

【温馨提示】

湖南省委金融办提醒您,网络借贷风险重重,大家切不可轻信“零门槛”“秒到账”的电子签借款宣传。那些看似诱人的承诺背后,往往隐藏着“砍头息”、暴力催收以及身份信息泄露等诸多隐患,极易让借贷者陷入经济与生活的双重困境。大家若有资金需求,务必选择正规金融机构,仔细甄别借贷渠道,保护好个人信息与财产安全,在签署任何借贷协议前,一定要认真研读条款,对模糊不清、暗藏玄机之处保持警惕。一旦遭遇可疑借贷,请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

整理自:央视财经、《新京报》《每日经济新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