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暴雪因何而来?对话内蒙古气象台首席预报员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1 14:31:00    

央广网呼和浩特4月11日消息(记者李春雪)中央气象台4月11日6时发布暴雪蓝色预警:预计4月11日08时至4月12日08时,内蒙古中东部、黑龙江西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雪,其中,内蒙古东北部等地局地有大暴雪(20~22毫米)。上述部分地区新增积雪深度5~10厘米,局地可达15厘米以上。

内蒙古中东部及东北地区东部突遭暴雪侵袭,甚至出现“白毛风”天气。这场春日的暴雪因何而来?其极端性如何?又该如何应对?央广网记者专访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桂莲,解析天气背后的成因与影响。

冷暖交锋:暴雪的“幕后推手”

“此次暴雪是强冷空气与南方暖湿气流激烈碰撞的结果。”张桂莲介绍,4月11日至13日,来自西伯利亚的极地冷空气强势南下,而南方的暖湿气流同时增强至急流标准,两者在内蒙古中东部及东北地区上空交汇,形成剧烈的垂直运动,导致大范围雨雪天气。

中央气象台4月11日6时发布暴雪蓝色预警(图片来源:中国天气网)

她进一步解释,春季冷暖气团本就活跃,此次冷空气势力异常强劲,内蒙古中东部降温普遍达10℃以上,局地超16℃。暖湿气流则带来充沛水汽,使得降雪量级显著增大,部分地区累计降水量达15~35毫米,新增积雪1~20厘米,局地甚至出现大暴雪。

极端性凸显:大风、沙尘、降温“三碰头”

此次天气过程不仅降雪猛烈,还伴随大风、沙尘及断崖式降温,多项指标突破历史同期极值。

一是大风与沙尘。内蒙古西部至中部偏西地区阵风达9~10级,沙尘随强风扩散,局地能见度不足100米。张桂莲指出,冷空气前锋与华北前期升温形成巨大气压梯度,导致风力倍增,叠加沙尘天气,对交通、高空作业及人体健康构成威胁。

二是极端降温。内蒙古中西部多地气温从20℃骤降至0℃以下,东部偏北地区最低气温跌破-10℃。4月11日,内蒙古气象台将寒潮预警升级为橙色,部分地区24小时降温超12℃。

内蒙古满洲里市发布暴雪黄色预警(图片来源:中国天气网)

三是暴雪叠加风吹雪。呼伦贝尔等地可能出现“暴风雪”现象,强风裹挟雪花形成“白毛风”,能见度极低,导致道路积雪结冰、牲畜走失风险陡增。

农业与交通:双重挑战下的应对难题

张桂莲强调,春季暴雪的“湿雪”特性存在不利影响。“积雪的重量容易压垮蔬菜大棚和畜牧业设施。”此外,风吹雪导致积雪分布不均,部分路段积雪深度可达30厘米,对交通干线造成严重阻碍。

呼伦贝尔市气象台4月11日发布暴雪气象灾害风险(图片来源:呼伦贝尔市气象台)

以呼伦贝尔为例,当地已启动暴雪IV级应急响应,调集铲雪车24小时作业,边检部门全力保障口岸通行。然而,牧区仍面临严峻挑战——暴风雪可能导致牲畜冻伤、草场掩埋,接羔保育工作被迫中断。

专家建议:防灾需“未雪绸缪”

针对此次极端天气,内蒙古气象台提出以下防御重点:交通与能源保障方面需提前部署除冰除雪设备,重点路段实施交通管制;电力部门需防范线路覆冰,确保供暖能源稳定供应。农牧业防护方面要加固温室大棚,转移牲畜至避风圈舍,储备应急饲草料;雪后及时清理棚顶积雪,避免垮塌。公众应减少非必要外出,防范呼吸道疾病;行车需配备防滑链,远离广告牌等易坠物。

此次暴雪虽给生产生活带来挑战,却也缓解了春季森林草原火险压力。张桂莲提醒,4月14日起气温将快速回升,积雪也会逐渐消融,需持续关注后续影响。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