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无人机执法上线!惠城桥东“低空+”赋能城市精细化管理新维度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8 20:18:00    

视频|惠城桥东“低空+”赋能城市精细化管理新维度

“商户朋友,您好!这里是桥东街道综合执法队非现场执法,您在公共道路区域占道经营,涉嫌违反《惠州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请您立即停止占道经营违法行为。”本月起,惠城区桥东街道在全区率先开展实验性无人机非现场执法及辅助巡查工作。

低空经济的新赛道上,桥东街道按下“起飞键”。无人机徐徐升空,实现空间区域跃升,带动城市管理模式升级,为城市管理注入新的科技力量,也为低空经济打开新的应用空间。

管理痛点凸显短板,科技赋能治理新篇

桥东街道属新老城区交汇处,三面环水,区域面积13.57平方公里。由于管理人力与管理面积匹配紧张,城市管理面临诸多难题,例如:建筑垃圾偷倒、占道经营等市容顽疾反复性强、隐蔽性高,传统的“平面巡查”方式效率较低;难以全面覆盖辖区,且在一些复杂地形或隐蔽区域,执法人员难以到达,导致问题发现不及时、取证困难等。

无人机具有视角广、巡查快、无死角、机动性强、隐蔽性好等特点,可以有效弥补传统巡查方式的不足。桥东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委员、武装部部长陈子彦介绍,通过无人机航拍,能够实现全方位、立体式、无缝隙巡查和定点监控,大大提高执法巡查的触及面,且能快速到达执法人员难以进入的区域进行拍照取证,其拍摄的照片和视频具有整体性、客观性,可作为认定违法事实的有力证据。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无人机技术在行政执法领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可行性,能够有效提升执法效能,破解城市管理难题。”陈子彦说。

非现场执法首试水,闭环管理机制显成效

4月1日,桥东街道携手东方永隆航空科技发展(广东)有限公司(下称“东方永隆”)启动了实验性无人机非现场执法及辅助巡查工作。据悉,东方永隆是惠州市本土专业从事低空飞行器综合场景应用运营商,专注于为低空经济行业提供优质的应用解决方案。

“此次巡查累计飞行时间20小时,覆盖辖区6个社区(村),巡查面积约5平方公里。”东方永隆航空科技发展(广东)有限公司业务总监刘昊介绍,此次重点对辖区内建筑垃圾偷倒、占道经营等易发生区域,以及一些执法人员难以到达的偏僻区域、隐蔽场所进行巡查,发现疑似建筑垃圾偷倒点位5处,识别占道经营25起。

值得一提的是,在无人机发现问题后,会及时进行喊话,督促相关责任人自行整改。若当事人未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整改,现场执法人员会在十分钟内迅速跟进处置,确保非现场执法流程的闭环管理。例如,在2025年4月2日的一次巡查中,无人机发现某偏僻角落有疑似偷倒建筑垃圾,执法人员立即赶到现场,对该处建筑垃圾进行了核查,大大提高执法效能。

“对于占道摆卖等城市管理领域轻微违法行为,我们采取‘三教而罚’的方式,这样的执法更加人性化,执法对象也比较容易接受,大部分占道经营者能够认识到错误并积极配合整改。”桥东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负责人沈利光说,这一举措不仅提高了执法效率,更有效保障了执法的落实到位。

低空巡查提效显著,多维绘就智慧蓝图

低空经济张开“科技之翼”,守护着东平半岛的绿水青山,提升了城市管理效率与应急响应速度。

“与传统巡查方式相比,无人机执法大大缩短了问题发现和处理的时间。从无人机起飞到发现、确认违法行为,平均仅需15分钟,而以往执法人员通过常规巡查方式发现类似问题往往需要数小时甚至更长时间。”陈子彦介绍,同时,无人机的应用也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原本需要多名执法人员进行长时间巡查的区域,现在通过无人机可以快速完成,使得执法人员能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其他执法工作中,提高了执法资源的利用效率。

接下来,桥东街道将进一步扩大无人机在城市管理领域的应用范围,探索在消防安全隐患排查、生态环境监测等方面的应用;加强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融合,实现无人机自主识别、分析问题,提高执法的智能化水平。

同时,持续加强对执法人员的无人机操作和数据分析培训,提升其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无人机执法队伍;建立健全无人机巡查及非现场执法的配套制度,明确操作规范、数据管理、责任分工等内容,完善问题发现、处置、反馈机制,确保执法工作规范有序开展。

“我们还将学习借鉴先进的无人机执法经验和技术,推动无人机在行政执法领域的创新应用,促进产业与执法需求的深度融合。陈子彦说。

采写:南方+记者 卢慧 通讯员 林晓娜

视频/图片:卢慧(部分视频素材由受访单位提供)

【作者】 卢慧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