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普—双高”模式办百姓家门口的新优质学校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30 16:50:00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施剑松)“科研赋能 实验创新”教育科学研究院办学实践研讨会日前在京举行,会议现场北京市教科院、天津市教科院、重庆市教科院等7所省市教科院共同发起的全国教科院教育实验联盟启动,该联盟将致力于完善“教科院+实验校”的合作办学模式,以前沿理论引领学校创新实践,通过科研赋能,加快办好一批群众满意的“家门口”新优质学校,为全国基础教育扩优提质提供创新范例。

会上,北京教科院回顾了联动市区两级政府与实验学校,开创“两普—双高”模式,办好家门口学校探索20年的经验。“两普—双高”模式,是指在普通办学基础、普通资源投入的中小学校中,依靠教育科研部门积极发挥专业智慧与创新精神,为学校注入科研的力量,推动其高质量、高速度发展。自2003年起,北京教科院与通州、丰台、大兴、石景山、海淀、房山、燕山、顺义等8个区合办了10所中小学校。秉承“在普通的学校开展不普通的教育,让每一个平凡家庭的孩子都能获得教育享受”的理念,北京教科院遵循“以校为本、顺势而为、系统介入、持续跟进”的原则,倡导知识共享、专业共生、实践共创,协同学校经过先期研究、个别实验、拓展实验、实践深化四个既有内在延续性又有阶段特点的发展阶段,带领学校破解办学基础薄弱等发展性难题,在2至5年内完成实验校内涵式发展跃迁。

北京教科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两普—双高”模式摒弃依靠政策倾斜和资源依赖的路径,坚持办学合规律、讲科学的核心不变,将理论与科研成果转化为教育教学实验,重构学校发展范式,是新质生产力在教育实践领域的生动运用,也必将承担起强国建设赋予基础教育的新使命。

作者:施剑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