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机械授粉!科技赋能昭通苹果和大樱桃产业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7 18:35:00    

无人机授粉为昭通苹果产业添“翼”腾飞

春日暖阳下,昭通市85万亩苹果花竞相绽放,迎来授粉关键期。昭通市苹果产业发展中心科研团队迅速行动,在昭阳区、鲁甸县同步开展无人机授粉示范与试验项目,覆盖7个示范点共550亩果园,为苹果产业提质增效注入科技新动能。

在昭阳区乐居镇的昭通农投天锦果业有限公司苹果基地,1台植保无人机正低空掠过百亩苹果花海。沿着精准编程的飞行线路,无人机将特制花粉水均匀喷洒至每朵花蕊,实现无死角覆盖,仅3分钟就能完成1亩苹果的授粉工作。这种以科技创新驱动的新质生产力,不仅重构了传统授粉模式,更实现了授粉效率与精准度的双突破。

为此,昭通市苹果产业发展中心围绕市委提出的扎实做好“产、城、人”三篇文章和深入推进“五大强市”建设要求,在昭通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及市委组织部的支持下,联合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组建团队深入一线,开展昭通苹果外观品质提升关键技术攻关试验。

“我们将此项目列为书记领办项目,组织党员与业务骨干深入一线实施、指导和服务,结合昭通气候和土壤条件,探索适配的无人机授粉方案。”昭通市苹果产业发展中心党组书记、主任全勇表示,“期望在果形改善与品质提升上能有重大突破,让苹果果形更周正、品质更优良,让苹果产业成为助农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苹果产业是昭通市六大高原特色农业产业之一。近年来,昭通市积极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不断探索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随着无人机授粉技术的日益成熟,其有望成为老果园提质增效的“金钥匙”,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科技动能。


鲁甸大樱桃产业新引擎:机械授粉助农增收

春日的鲁甸山间,大樱桃花海如云似雪。作为当地特色农业产业,大樱桃种植在技术革新中焕发出勃勃生机——在全县范围内推广应用的机械授粉技术,正在为果农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提升。
近年来,鲁甸县大力推广机械授粉技术,云上田园家庭农场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经过三年实践探索,云上田园家庭农场成功升级为机械全园喷施授粉。通过采用这项技术,这个市级示范园实现了从自然授粉亩产500斤到2000斤的惊人跨越。目前,云上田园家庭农场已成功流转土地40余亩,其中10余亩已进入投产阶段。整个示范园区内汇聚了早、中、晚熟共计20多个樱桃品种,像早红宝石、布鲁克斯、齐早、太平洋红等,这些品种错峰成熟、陆续上市,极大地延长了樱桃的供应期。
由于自然授粉产量不理想,云上田园家庭农场前几年采用人工授粉,成本较高,采用机械授粉后,支出费用大幅下降。“机械授粉确实帮了大忙!”农场负责人马殿稳表示,“现在一个人就能完成以前十个人的工作量,省工又省力。费用也从每天1000多元降至100元左右。”据了解,该技术操作简便,普通农户经过简单培训即可掌握。
据悉,鲁甸文桃坝区是鲁甸县大樱桃种植的适宜区,现有大樱桃种植面积4000余亩,主要分布在文屏街道、桃源乡及茨院乡。每年5月初,大樱桃便开始成熟上市,红彤彤的果实挂满枝头,煞是诱人。各地游客因“果”而来,每天樱桃园里游客不断,热闹非凡,推动了农旅融合发展,促进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
从靠天吃饭的自然授粉,到费时费力的人工点花授粉,再到高效便捷的机械全园喷施授粉,这项“省工、省力、省钱”的创新技术,大幅提升了大樱桃的授粉效率,开启了鲁甸县大樱桃产业发展的全新篇章,成为驱动乡村振兴的强劲新引擎,引领着鲁甸县在农业现代化的道路上大步迈进。

今日推荐


来源/昭通日报 昭阳融媒 微鲁甸 马礼琼 闵光景 张馨月 梁铸 邱家德 蒋开鹏

终审/华玉 编审/保进 校对/马思 编辑/何淑倩格
投稿/ztsxwzx@126.com

转载请注明来自“微昭通”官方微信公众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