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课堂到片场,五年级女孩与蔺相如跨越千年的灵魂对白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30 10:16:00    

青石板还尚泛着晨光的清透,邯郸道城楼飞檐已挑起了第一缕朝阳。王梓琦脚踩着云头履在朱红袍裾间沙沙作响,瞬间惊醒了沉睡千年的砖缝苔痕。不远处,摄像机正缓缓升起,镜头掠过少女头顶束起的双鬟髻,最终定格在清透的小脸上。

成语推荐官——王梓琦

“古韵邯郸,成语生辉!大家好,我是邯郸成语推荐官……”话音未落,导演已在镜头后悄悄比出点赞手势。事实上,这清脆有力的开场白绝非偶然,自幼练习口才的王梓琦,举手投足间已显露出超越年龄的从容,尤其正式进入表演环节后,这种天赋愈发明显。

当演绎到蔺相如主动请缨的经典桥段时,王梓琦突然提高声调,右手握拳举到胸前,袍袖滑落间露出一截白皙的手腕:“我去!保证把石头安全带回来!”尾音微微上扬的瞬间,导演温柔提醒,“注意下眼神。”话音刚落,只见小姑娘眉梢轻挑,黑葡萄似的眼眸里迸出精光,恰似史册里走出的谋士垂眸思量。

随着镜头跟随她轻稳的脚步推进,场景已悄然切换至万宾楼前。就在王梓琦跨过廊前那道“门槛”时,整个人的气场陡然转变——脊背绷得笔直,脚步像踩在竹简上般轻而稳,就连衣袂扬起的弧度都透着战国士大夫特有的端庄。

而这种凝练的状态在随后“偷运和氏璧”的段落里更是臻至化境。只见她放轻动作,指尖在虚拟锦被上细致捏褶,眼尾余光扫过根本不存在的“秦兵”时,眼神里跳动着紧张,“像送快递一样‘咻——,地送回赵国!”尾音还悬在半空,她已猝然旋身,突然的转身带起袍袖生风,狡黠的小表情不禁让导演笑出声,却又立即被她接下来的表演所震撼。

拍摄“对峙秦王”戏份时,场记板还未落下,王梓琦已提前进入状态。她左脚精准踩住地砖裂缝,叉腰而立的姿态显得威仪赫赫:“玉已经回家啦!”特意拉长的“家”字在梁柱间撞出回响,阳光透过仿古窗棂洒在她脸上时,那抹噙在嘴角的笑意既带着千年谋士的成竹在胸,又隐约晃动着五年级学生恶作剧得逞时的可爱。这般收放自如的表现,让人几乎忘记她只是个五年级的学生。

而更令人惊叹的是,在近三个小时的拍摄中,这个稚气未脱的孩子始终保持着惊人的专注度。转场间隙她会蹲在布景角落轻声默词,手指在膝盖上比划动作轨迹;化妆师补妆时,仍在细细琢磨,“蔺相如说这句话时,是不是该带点生气的颤抖?”

当正午的阳光攀至最高处,最后一个镜头终于在“完璧归赵”的场景前完成。王梓琦清脆的声音回荡在片场:“这就是完璧归赵的故事,在遇到强敌时,勇气和智慧比硬拼更重要!”导演的“过”字还未落地,她自己先破功笑出小梨涡,方才萦绕周身的凛然气度瞬间化作少年稚气。

“这孩子不得了。”导演摩挲着发烫的监视器感叹,“既演出了蔺相如的智勇,又保留着少年人的灵动。”赞许声还在回响,战国袍的广袖已在晚风中翻飞,玉佩叮当声里,千年智慧正如丝如缕地缠绕在新一代传承者的身上。那些沉睡在竹简里的故事,此刻正通过王梓琦稚嫩却坚定的声音,焕发出跨越时空的璀璨光芒。

本报记者 薛雅兰/文 邱勇慧/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