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神探”亮相兰青铁路,高原铁路线路检测迈入智能化时代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4 16:22:00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邢生祥 通讯员 赵风斌 马正俊

4月8日清晨8时许,在兰青铁路上行K60至K188区段,一声悠长的汽笛声划破高原晨雾,青藏铁路集团公司西宁工务段首台大型轨道探伤车缓缓上线,开始对刚刚完成集中修施工的兰青铁路线路设备展开全面“体检”,这标志着高原铁路线路检测正式迈入智能化新时代。

“咱们这台探伤车能有效检测钢轨轮廓、扣件状态和波浪磨耗情况,并将数据实时传输至分析系统,相比以前人工小车探伤,效率提高了近30倍,这就像一个‘钢铁神探’。”西宁工务段技术科工程师付海青高兴地说。

“这套系统就像给轨道做了个360°CT扫描。”付海清指着波形图介绍说。“我们不仅要看即时数据,还要比对历年同区段检测结果,这样才能发现潜在病害。”说话间,他已将可疑数据点位通过手持终端发送给现场复核小组。现场人员随即通过手工探伤仪复测、轨距尺测量等方式进行二次验证,形成“智能初筛——人工研判——实地核验”的全流程闭环管理。

“注意看波形图的变化,数值很平缓,说明经过集中修,咱们兰青铁路线路质量大幅提升,旅客的乘坐舒适度也将会更好。”操作台前,付海清一边向新工范刊和江涛演示探伤数据解读方法一边说。

10时许,随着最后一组检测数据成功回传,兰青铁路集中修后首次探伤作业圆满收官。“以前完成一次对兰青铁路的全覆盖检查,需要各车间、多工种一起配合,最快也需要一个月,有了这台‘钢铁神探’,我们只需要3名技术人员,2天就能完成。”付海清兴奋地说。

这台集图像识别、超声波检测、大数据分析于一体的“钢铁神探”,实现了高原铁路由传统的人工探伤向数字化探伤的跨越式转型,将有效提升线路设备全生命周期,为高原铁路大动脉的安全畅通注入持久动能。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