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新闻》聚焦西青丨小站稻新品种“天优619”推广种植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9 15:21:00    

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天津正全产业链提升小站稻发展水平。近日,天津广播电视台《天津新闻》节目就小站稻新品种“天优619”在清明时节开启大面积育秧工作,其中西青区成为重要推广种植区域之一进行了报道。

在位于西青区王稳庄镇的,国家粳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种子处理车间内,小站稻新品种“天优619”正经历着关键的处理环节。工作人员仔细去除杂质,并进行出芽率实验,为大面积育秧做好充分准备。一个多月后,这些秧苗将陆续在西青、宁河、宝坻等区推广种植。

据了解,“天优619”是今年春天从海南南繁基地繁育回来的优质品种。该品种实现了天津稻麦轮作模式,小麦丰收后,6月底水稻便可在麦田里插秧。与其他品种相比,其生长周期缩短了近一个月,能刚好赶上天津雨季,节水效果显著,节水量可达30%。


国家粳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

东丽

国家粳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东丽介绍,从博士毕业后,她就跟随袁隆平院士从事水稻育种工作。新品种就是她带着团队,经过了八年时间培育的。每年清明时节,小站稻开始育秧,也是他们最忙的时候。国家粳稻中心的前身是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分中心,袁隆平曾出任这里的第一任首席科学家,并根据天津特点,提出节水型水稻育种的科研攻关方向。如今,在她的办公桌上还摆放着20年前她和袁隆平在宁河小站稻田里拍摄的照片。


国家粳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华泽田

国家粳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华泽田表示,团队致力于培育出好吃、好看、有营养的优质品种,将种业“芯片”掌握在自己手中。

今年,全市小站稻种植面积预计在80万亩以上,天津以建设全国优质水稻高质量发展引领区为目标,新品种小站稻不仅将在本地推广,还将在北京、河北、江苏、东北等地进行推广。


天津市农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

王学忠


天津市农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王学忠介绍说,天津正不断加大与中国农科院、中国农大以及北京、河北等省市的协同联动,实现品种和资源在三地共享共用。今年计划带动全国及其他区域,实现从科技到产品的全面赋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