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首个,正式揭牌!为什么是光明科学城?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2 22:38:00    

2023年、2024年和2025年,广东连续3年在春节假期后的首个工作日召开“新春第一会”,聚集高质量发展主题,吹响奋进号角。推动高质量发展成为新的时代命题,深圳在高质量发展中坚决走在前列、勇当尖兵。其中,作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的光明科学城,角色格外“闪亮”。

4月11日,作为南都高质量发展研究院落地深圳的首个项目,南都高质量发展研究院(光明科学城)正式揭牌,这是智库媒体力量与光明科学城的双向奔赴,也是智库媒体服务城市高质量发展大局的积极探索。

光明科学城承载国家战略使命,发展动能澎湃,充满机遇,成为了媒体重点关注的“富矿”。南都高质量发展研究院是南都推进智媒转型发展的重要平台,持续构建智库媒体新型研究能力和服务能力。接下来,南都将发挥智媒优势,立体式讲好光明故事,助力打造光明科学城强IP,激荡光明科学城奋进正能量。

南都高质量发展研究院(光明科学城)揭牌。

以智媒之能凝聚奋进之力

共建南都高质量发展研究院(光明科学城)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南方都市报躬身入局,与时代同频,与城市同行。2023年初,南都高质量发展研究院成立,亮出高质量发展智库媒体研究定位,通过案例调研、政经观察、数据分析、第三方测评等方式形成系列智库成果,不断探索和构建智库媒体的新型研究能力和服务能力,打造新型媒体智库品牌。

南都积极介入时代命题,融入区域治理与发展。作为推进智媒转型发展的重要平台,南都高质量发展研究院此前已在广州、东莞、中山等多个大湾区城市实现合作落地。4月11日,在第十二届南都街坊口碑榜点赞礼上,南都高质量发展研究院(光明科学城)正式揭牌,这也是南都高质量发展研究院落地深圳的首个项目。

南都将携手光明共建南都高质量发展研究院(光明科学城),充分发挥智库媒体“决策参考、协同共治”价值,以光明科学城作为观察窗口、调研样本和宣传重点,形成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和成果,善用南都智媒优质内容生产力、链接力和传播力优势,立体式讲好光明故事,以智媒之能凝聚光明科学城奋进之力。

南都高质量发展研究院(光明科学城)的揭牌,是智库媒体力量与光明科学城的双向奔赴。那么,为什么是光明科学城?在这里能看到怎样的深圳、怎样的未来?

当前,深圳市光明区正以新担当、新作为加快建设“一城三区”,高标准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加快打造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更具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的核心承载区。

“一城三区”是新时期光明的重要使命和奋斗目标,是光明在继承中发展、在守正中创新的战略跃升,标志着光明国家战略地位的进一步凸显、湾区核心引擎作用的进一步增强、区域发展能级的进一步提升。

作为光明区最闪亮的名片,光明科学城与国家战略有着直接、紧密的联系,肩负着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使命,其建设和发展已经成势,迎来了更加光明的未来。

高质量发展热潮涌动

光明科学城成为媒体关注的“富矿”

光明科学城高质量发展热潮涌动,展现出蓬勃生机,光明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催生新质生产力,更让其未来充满想象。近年来,光明科学城成为了媒体重点关注的“富矿”。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向纵深推进,科学研究范式发生深刻变革,许多科学领域的前沿性和开创性突破,越来越倚重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以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代表的“科学重器”,成为引领前沿研究和催生成果转化的“加速器”“强引擎”。光明科学城布局了9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也因此而频频出圈。

据悉,光明科学城布局的合成生物研究、脑解析与脑模拟、材料基因组等大科学设施已经建成启用,今年将基本建成鹏城云脑Ⅲ,全面点亮国家超算深圳中心二期。值得一提的是,光明科学城布局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兼具研究平台与产业平台属性,建成后既与学术界共享,也对产业界开放。

依托深圳市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光明首创“楼上楼下”创新创业综合体模式,这一先行示范样本引发了全国性的关注,更被国家发展改革委纳入《深圳经济特区创新举措和经验做法清单》,面向全国推广。该模式表面是科研人员与企业人员在同一栋大楼工作,实质是在一定空间内密布产学研资源,催生化学反应,推动科技成果“沿途下蛋”高效转化,产业科技互促双强。

“楼上楼下”创新创业综合体,是光明先行科研经济的创新探索和生动案例,彰显了光明的发展特色。

随着光明科学城建设和发展起势成势,各类高规格、高层次的科学、产业盛会也纷纷落地光明。光明借各种盛会契机,积极扩展“朋友圈”,链接国内外创新创业创投资源,吸引优质企业和领先机构投资光明、布局光明,共享光明发展新机遇。

以“光明•筑梦未来”为永久主题的光明科学城论坛每年均引发广泛关注。论坛汇聚国内外高端智力资源,科技、教育以及产业领域“大咖”共议前沿发展趋势,论坛还面向全球发布了一批重大创新成果、重磅创新政策,进一步提升了光明科学城集中度、显示度和影响力。

链接各界资源力量

策划开展系列调研报道和智媒服务

以南都高质量发展研究院(光明科学城)揭牌为契机,南都将聚焦光明科学城,链接产、学、研界资源力量,精心策划开展一系列调研报道和智媒服务。南都智媒视角将覆盖光明科学城建设和发展的重点工作、重大任务,挖掘创新做法、示范样本和典型经验,在全媒体渠道形成传播声量。

光明科学城在建运营的重大科技创新载体达到22个,创新载体已从建设为主转向了建设运营并进,这意味着光明科学城的创新活力将加速迸发。据悉,光明科学城已经连续三年进入全国科技城百强榜,且排名稳步上升,在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科技城百强榜(2024)》中,光明科学城位列榜单第七。

在着力夯实科技创新“硬核力”的同时,光明持续提升产业体系“竞争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如今,光明正加快构建具有光明特点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3+3+1”产业集群是重要亮点,包括加快发展生物医药、高端医疗器械、人工智能3个战略重点类产业集群,做大做强超高清视频显示、高性能材料、智能传感器3个优势引领类产业集群,培育发展合成生物等未来产业集群。

据悉,2024年,光明辖区上市公司增至35家,规上工业企业总数达1960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2151家,连续4年入选“全国工业百强区”。

光明科学城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科学家、企业家和各类人才奔赴而来。2024年,光明区内158名学者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增长68%,院士团队数量增至57个、增长111%,高层次人才超2800人。

光因聚而亮,力因聚而强。接下来,南都将携手光明,以南都高质量发展研究院(光明科学城)为平台载体,形成系列智媒成果,为激荡光明科学城奋进正能量、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智媒力量。

采写:南都记者 王睦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