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春分:分染春晖入绣辞
3月20日我们迎来了春分节气。自此万物生长、阳气勃发。

古时春分时节的祭祀传统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至三千多年前的周代。据《礼记》记载,周天子会在春分日举行隆重的“祭日于坛”仪式。这一传统历经朝代更迭延续至清代,且被严格限定为皇家专属典礼。清代潘荣陛的《帝京岁时纪胜》中有载:“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国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因为“春分阳气方永,秋分阴气向长”,可“得阴阳之义”,所以才选择分别在春分与秋分进行祭日、祭月。
如此盛大隆重的祭祀活动,皇帝穿什么衣服就很有讲究了。

原图提供:视觉中国、故宫博物院官网
清代皇帝服饰可分为礼服、吉服、常服、行服、雨服、戎服和便服七大类。清朝皇帝于不同节日,出席不同场合,都会穿不一样的衣服。乾隆年间始,皇室对服饰规格有严谨规定,皇帝登基、祭祀时穿的朝服规格最高,礼服颜色也会不同。冬至的时候,皇帝要穿蓝色的祭服去天坛;夏至的时候,要穿明黄色的祭服去地坛;春分的时候,要穿红色祭服去祭日;秋分的时候,要穿月白色的祭服去祭月。
清乾隆年间是中国丝绸史上色彩最为精彩绚烂的一个时期,那时在北京有个京内织染局,专门负责宫里各种衣服的染色。不同于现在使用化学染剂,那时候人们衣服的染色全部来自身边花花草草类的天然植物,却依然缤纷璀璨、艳丽无比。
为了揭开这些艳丽颜色背后的秘密, 文物保护专家们根据典籍,运用现代科技复原了乾隆时期宫廷所用的记录了几十种颜色的“乾隆色谱”。
清乾隆年间内务府织染局销算档案,是目前发现中国最完整的染色档案,记载了每种颜色的染料、媒染剂和染料的消耗。档案中如此完整详细的记载,表明当时的染色工艺已经达到十分先进的水平。 结合文献研究和文物检测,可知清代使用的染料有红花、槐米、苏木、黄檗、靛青、五倍子等十余种,这些染料通过套染能获得上百种颜色。

图片来源:万年永宝——中国馆藏文物保护成果展
对“乾隆色谱”的还原除了参阅典籍外,还运用了现代科技, 研究人员用质谱仪、测色仪等设备将复原出的染料与实物进行反复比对和分析。研究人员将古代染料中的不同成分分离,同时利用二极管阵列和质谱检测器获得每一种染料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图和质谱图。 再通过比对清宫染料与现代天然染料标准品的谱图,确认常用的植物染料有9种,分别是红花、靛青、苏木、黄檗、橡碗子、五倍子、黄栌、栀子和槐米。
这些由草木染就的锦绣纹样,既是紫禁城琉璃瓦上凝固的时光切片,亦是中华文明用自然密码编织的永恒诗篇。传统植物染技艺通过质谱图获得新生,为我们领略灿烂耀眼的文化打开了一扇窗。
来源:科技日报
设计:杨凯
记者:李梦一
资料:万年永宝——中国馆藏文物保护成果展 学术支持: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
编辑:王程玥
审核:张爽
-
2025-04-05 20:53:00
-
2025-04-05 15:04:00
-
2025-04-05 10:03:00
-
2025-04-05 00:08:00
-
2025-04-04 23:33:00
- “让中国老年人眼睛亮起来”——辽宁省慈善联合总会联合爱尔眼科共同启动2025年辽宁省春季“银发复明工程行动”
- 湖南道县:春耕好时节 早稻育秧忙
- 广安市二级巡视员王小兵 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 “花开时节逛咸阳”——2025咸阳市赏花季系列活动暨“花开礼泉·杏福有约”赏花季正式启动
- 山东威海5岁男童被殴致死案未当庭宣判,生母庭审中致歉
- 每年仅60元!“熊孩子”闯祸最多能赔几十万
- 5:1:2驳回弹劾!韩德洙复职,尹锡悦也能“无恙”吗?韩国迎来关键一周
- 华为上汽合作鸿蒙智行“尚界”品牌被曝计划4月10日发布
- 新航季 南航在吉航线全面升级 持续助力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
- iPhone17惊艳设计实锤 iPhone15价比老人机创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