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尽所有助学 老教授去世5年多奖学金仍年年到账
从2006年开始,每年的教师节前后,广东潮州饶平县所城镇中心小学的师生们,都会收到一笔奖学金:成和奖教奖学金。奖学金的设立者,就是杨恩泽老先生。
杨恩泽老先生是我国光纤通讯事业的开拓者之一,生前是天津大学自动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饶平县所城镇是他的家乡。
先生已经离开这个世界五年多了,但五年来,成和奖教奖学金从未中断。每年的五月份,他的儿子杨石都会按时把两万块钱转来。因为在奖学金设立之初,杨恩泽向老师和学生们承诺,要连续20年发放奖学金,自己完不成的,由后人接力。
广东潮州饶平县所城镇中心小学的后山上,有一棵特别的松树,这是2019年,杨恩泽老先生去世后种下的,如今已郁郁葱葱。清明前夕,校长杨振永和学生们来到这里,折菊遥寄对杨爷爷的思念。

广东潮州饶平县所城镇中心小学校长 杨振永:其实我认识杨教授还是有一定渊源的。2004年的9月份,他叫人送来了10台计算机,当时我们还不认识他。

当时,杨恩泽已经年过八旬,少小离家的他一直牵挂着家乡的教育事业,便辗转联系捐赠了这批电脑。随后,杨振永专程来到天津向杨老致谢。

广东潮州饶平县所城镇中心小学校长 杨振永:我们去的时候村里的人托我们带家乡的特产,他很高兴,说好久没吃到家乡的味道了。

交谈中,杨恩泽得知家乡的基础教育设施还很落后,便萌生了要为家乡小学捐款盖楼的想法,2005年,他捐出30万元,为所城镇小学建设“成和科学楼”。当时,杨老身患癌症,还在治疗之中。

广东潮州饶平县所城镇中心小学校长 杨振永:分三批,每次10万元转账到教育局,然后通过教育局转过来。

2006年,上下三层,面积694平的“成和科学楼”竣工落成。87岁的杨恩泽专程回到了家乡。

这栋楼就是杨老先生捐赠30万元建设的成和科学楼,它主要是我们学校的各种功能室都集中在这里,有图书室、音乐室、美术室、计算机室、科学实验室等。

剪彩仪式后的座谈会上,杨恩泽又提出了要设立奖学金,来鼓励教师、资助学生。
广东潮州饶平县所城镇中心小学校长 杨振永:他就说要成立一个成和奖教奖学金。2006、2007年每年都是1万元,2008开始追加到2万元。奖教奖学要有一种持续性,所以我后来就问了一个问题,我说老教授你这么高龄了,这个要奖教奖学这件事要时间要长一点的,他说二十年,我完成不了,我儿女替我完成。
杨恩泽生前采访:我的儿女都已经能独立工作了,我的老伴也过世了,所以对我来说,这个任务我是可以承担的。当然我活不到二十年了,但是我的儿女们已经说了,他们也可以承担我的任务,完成我的任务。

在广东深圳,我们见到了杨恩泽的儿子,杨石。杨老去世后,他就接过了父亲的接力棒。

杨恩泽儿子 杨石:后来我也问他,他是说我最多也就活个十几年,所以他就定了一个20年,他也写了一份遗书,其实里头也跟我说过,孩子那个奖学金一直要落实到明年。
广东潮州饶平县所城镇中心小学校长 杨振永:2019年的时候,他儿子跟我们说了,剩下来的5年的时间,他会准时把这个钱打过来的,所以一直打到现在,今年是第十九个年头了。

2019年10月,杨恩泽走完了自己的一生,终年100岁,在他的遗嘱中,除了要求子女完成发放20年奖学金的承诺外,他还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卖掉名下唯一房产,将钱捐赠给所城镇中心小学和天津大学。

杨恩泽儿子 杨石:一共是300多万。然后150万就是到了成和,50万是给他教研室买了一个设备,100万就奖励天大的一些学生。其实我父亲去世前就召集我们开过两次会,也希望大家能帮助他实现这个愿望。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一定会按照他的愿望把这个东西完成。

广东潮州饶平县所城镇中心小学校长 杨振永:准备扩建成和科学楼,这栋楼在4月份就开始动工,7个月后就竣工了。新楼建成以后,我们打算在里面增加计算机室,还有创客室,到时候老师和学生们都能够高高兴兴在新的成和科学楼里学习。

光纤通讯的开拓者
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
生前,自己的积蓄就多用来捐资助学和帮助他人,身后,又卖掉自己的唯一房产捐出,杨恩泽老先生,这是名副其实的裸捐,善行背后,是他对家乡厚土的热爱和教育事业的关心。
杨恩泽先生1919年生于广东饶平所城镇,1937年考入武汉大学,就读于机电系。大学生涯师从吴大任等学术大家,获得电信专业硕士学位。他的一生,在所研究的无线电通信、微波通信、毫米波通信领域,都取得了很高成就。
20世纪70年代。在杨恩泽的建议和主持下,我国启动了集全国之力,开展光纤通信的大会战——“八二”工程。这条13.3公里的线路,是我国第一条实用化光通信线路。从此,中国迈入了光纤数字化通信时代。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兼总工程师 毛谦:因为这是全国第一个工程,没有经验,所以说杨恩泽先生就身体力行,做工程方案,到安装调试开通。在试运行过程中,经常都是半夜里出了故障,电话一来,先生和我们一起去电信局排除故障。

杨恩泽先后任教于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北京邮电学院和武汉邮电学院。最后又回到天津大学任教。从教70余年,他培养出数不清的本科生、硕士生,其中很多都已经成为相关领域的杰出人才。在教学中,杨恩泽一改生活中的和善近人,对学生的科研要求十分严格。

杨恩泽生前采访:科学研究不能够有任何想当然的侥幸。光有实验的论文是不完整的,因为没有理论的分析,这个实验是没有根基的。

年过90后,杨恩泽依然会每天来到实验室,他常常会说,科研是自己的快乐源泉。 这组照片拍摄于2019年9月,是杨恩泽先生去世前的一个月,当时,他仍然在从实验室回家的路上和学生讨论问题。

节俭的生活
丰盈的生命
这样一位一生致力于科研和教育的老先生,在临终时选择裸捐,把自己的所有积蓄都留给了家乡的孩子和母校的学生。
不了解杨恩泽先生的人可能会以为,这是达则兼济天下。其实,身边的人都知道,杨老的一生异常节俭,对物质生活毫无要求,捐出的每一笔,都是他一点点省下来的。
杨恩泽儿子 杨石:其实家里除了一个电脑以外,几乎就没有什么像样的东西,手机也是那种老人机只能打电话,父亲就是这么一个对自己生活要求非常低的人。

在天津大学档案馆,保存着杨恩泽生前的一些用品和几件穿了几十年依然不舍得扔掉的衣物。菜刀的木头把手掉了,90多岁的杨恩泽又自己装上金属把继续使用。觉得吊灯费电,就自己拉线换了节能灯管,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天津大学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 副教授 马闯:我们以前的实验室里会贴一些标签,那个标签就是杨先生亲手写的。就是灯旁边,他就会写上随时关灯。我再举一个比较小的例子,就是有一次杨先生他的女儿从国外来看她,需要开车,然后要复印她的驾照。就说要在实验室复印一下,然后先生就是不让她在实验室复印。因为觉得这个纸张是用来做科研的,而不是说要给他的女儿去复印驾照。先生其实就是一直在用自己的言行为我们做榜样。就是做科研严谨,做人清清白白。

对物质毫无追求,对生活却满怀热爱,这是杨恩泽留给身边人的深刻印象。八十多岁开始学习编程,90岁高龄仍会约球友打网球,年近百岁,杨老依然和青年学子们打成一片,对新鲜事物从不拒绝。

天津大学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 副教授 马闯:他就会问一下,是不是中午去游泳,或者是有没有约羽毛球场,让大家多运动运动。我们学生因为很多,各个方向的都有,而有一些就是先生之前也没有接触到的一些方向。他也很乐意去了解。

如今,杨恩泽先生虽已离开数载,但这份善意的接力和榜样的力量已然成荫。

广东潮州饶平县所城镇中心小学学生 陈可欣:我已经连续6年获得成和奖学金了,老师也会给我们讲述这栋教学楼是杨爷爷捐赠的,我也想好好学习,不辜负杨爷爷的期望,努力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杨恩泽生前采访:1943年的时候我研究生刚刚毕业就得了肺病。在当时来说这个肺病就是像现在的癌症一样,但是我挺过来了,所以我觉得我多活一天就是多赚一天。因此我就觉得我应该尽我的力量来为国家多做一点事。所以多为国家贡献、多做一点事是我生命最大的意义。
杨恩泽先生曾说过:“我是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我的一切都是党和人民给的,我要把自己的一切都回报给党和人民。”他把为国家和人民多做点事情,作为自己生命中最大的意义。
生前身后,杨恩泽先生无愧于自己的诺言。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来源:央视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
2025-04-05 14:22:00
-
2025-04-05 09:35:00
-
2025-04-04 23:33:00
-
2025-04-03 16:34:00
-
2025-04-03 15:52:00
- “让中国老年人眼睛亮起来”——辽宁省慈善联合总会联合爱尔眼科共同启动2025年辽宁省春季“银发复明工程行动”
- 湖南道县:春耕好时节 早稻育秧忙
- 广安市二级巡视员王小兵 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 “花开时节逛咸阳”——2025咸阳市赏花季系列活动暨“花开礼泉·杏福有约”赏花季正式启动
- 山东威海5岁男童被殴致死案未当庭宣判,生母庭审中致歉
- 每年仅60元!“熊孩子”闯祸最多能赔几十万
- 5:1:2驳回弹劾!韩德洙复职,尹锡悦也能“无恙”吗?韩国迎来关键一周
- 华为上汽合作鸿蒙智行“尚界”品牌被曝计划4月10日发布
- 新航季 南航在吉航线全面升级 持续助力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
- iPhone17惊艳设计实锤 iPhone15价比老人机创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