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最美水巴航线”,再见!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1 01:05:00    

(广州“最美水巴航线”,再见!,时长共1分47秒)

广州“最美水巴航线”,再见!

明天(11日),往返于深井的新洲水巴S05航线就要正式停运了。2元船票就能看绝美江上日落、去长洲岛上黄埔军校游玩,让这条航线被网友称为“广州最美水巴航线”。

10日傍晚,水巴停泊在新洲码头,登轮打卡的市民络绎不绝。

4月10日,在这条水巴营运的最后一天,码头重现往日的热闹,许多市民赶来体验打卡、拍照留念,与这条水巴航线作最后的告别。

10日傍晚,水巴停泊在新洲码头,走下水巴的市民向客轮工作人员挥手道别。

“今天是最后一天,回来看看。”曾经家住长洲岛上庄的陈先生带着自己的女儿搭上了船,“像她这么小的时候就在那边住,以前的船更小些,慢慢地船费也从6毛涨到了2元。”对于水巴停运,他认为这是大趋势,“始终是要变的,现在交通也很方便,搭地铁也能到。”

在码头上打卡的市民游客络绎不绝,都想用镜头留住这段航线最后的美好回忆。

老街坊在家人的搀扶下登上水巴。

另一位广州市民陈女士也因为情怀而专程前来留念,“以前我就住在海珠区,有很多水巴码头,上班也要坐水巴坐到南方大厦,现在很多码头都淘汰了,就想在停航前坐一坐。”

在码头上打卡的市民游客络绎不绝,都想用镜头留住这段航线最后的美好回忆。

广州由珠江穿城而过,在城市路网、轨道交通网完善前,渡船曾是广州珠江两岸往来的重要交通工具。

1952年,广州水上客运全面进入规范化管理阶段,到八十年代,广州轮渡年客流量一度超过一亿人次。最多的时候,珠江拥有14条航线,运营航程57.16千米。

但随着一江两岸出行环境的变化,水上交通的客运量持续下降。

近年来,随着陆路交通的日益成熟、地铁线网的广泛覆盖以及城市共享单车和电动自行车的快速普及,市民乘客的出行方式选择日趋多样化,部分水上公交的通勤属性不断弱化,水上公交的客流量持续减少,不少客流低迷的航线出现收支严重倒挂的情况。

市民依依不舍登上最后一天运营的S05航线水巴。

如此次停航的S05航线,在2023年12月地铁七号线二期(大学城南-燕山)开通后,S05航线的全年客运量从2023年的80余万人次减少至2024年的60余万人次,平均每航班客运量约25人(车)次,平均上座率仅为8%左右,全年航线亏损超300万元。

实际上,近两年来,广州已有多条水上巴士陆续停运:今年2月15日,水巴S04(西堤-鳌洲)、水巴S08(省总-堑口)航线停运;去年5月25日,水巴S02(天字-中大)、水巴S07(天字-纺织)、水巴S11(中大-海心沙)航线停运。

在码头上打卡的市民游客络绎不绝,都想用镜头留住这段航线最后的美好回忆。

在码头上打卡的市民游客络绎不绝,都想用镜头留住这段航线最后的美好回忆。

水巴S05(深井-新洲)航线停运后,广州水巴仅剩下3条航线,分别为水巴S06(黄沙-白鹅潭艺术中心码头)、水巴S09(白蚬壳-白鹤洞)和水巴S10(鱼珠-长洲)。

在码头上打卡的市民游客络绎不绝,都想用镜头留住这段航线最后的美好回忆。

但另一方面,以文旅功能为主的珠江日游及夜游航线颇受欢迎。去年广州珠江游全年客流量超423万人,同比增加2.91%,创历史新高,水上消费市场吸引力明显。

在码头上打卡的市民游客络绎不绝,都想用镜头留住这段航线最后的美好回忆。

得益于珠江游夜游、日游产品不断推陈出新,广州“珠江游”文旅品牌延伸出多种“玩法”。如以不同文化体验主题设置的音乐航班、粤剧航班,配合城市重大活动开行的烟花汇演和水上庙会航班,将珠江游与早茶文化结合的“水上茶居”……珠江上的水上交通已从客运功能向文旅功能转变,为城市吸引人气、拉动消费。

市民依依不舍登上最后一天运营的S05航线水巴。

剪辑/文案:苏韵桦

设计:潘洁 谭唯

摄影:苏韵桦 梁钜聪

文稿:郑慧梓

校对:梁飞飞

审核:张由琼

【作者】 苏韵桦;郑慧梓;梁钜聪;潘洁;徐昊;谭唯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