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书香能致远

您知道青城人近期都爱读什么书?在呼和浩特有哪些有品格、有意境的读书环境供市民选择?电子书和纸质书籍哪个更加受到青睐呢?在4月23日第30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记者带您探访呼和浩特关于“书”的故事。
“隐藏款”小众书店 诗意栖居之所
新华书店腾飞路店作为全国首家以马文化为主题的书店,其将“马文化”与“图书”结合建店,以实体书店传播马文化,弘扬蒙古马精神。
走进书店,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店内特色的马匹塑像、“马到成功”图画作品以及马文化图书墙。环顾四周,在书店的各个角落都可以看到马头琴、马玩偶、马镫等与马有关的元素。

新华书店腾飞路店
“开门迎客的马匹塑像用365本废旧书籍制作而成,是以西乌珠穆沁旗的小矮马为原型制作的蒙古马造型,365本图书寓意一年365天每一天都要发扬和践行蒙古马精神。书店的26级台阶上还刻着52个与马有关的成语,带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该书店店长樊璐介绍说,根据日常统计,呼和浩特市民偏爱文学艺术类书籍,读者年龄在2岁到70岁不等,其中青年读者的群体最大。最近一段时间,市民比较偏爱的书单是《草民》《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哪吒三界往事》《敖丙传》等。
百城书店,一家藏在金宇钻石小区里的宝藏书店,一踏入其中,便能感受到一股书香的氛围扑面而来。该书店共两层,一楼陈列着丰富的人文社科类书籍,从历史的沧桑变迁到哲学的深邃思考,每一本书都像是一把钥匙,打开通往不同世界的大门,引领读者在知识的殿堂中探索。二楼则是孩子们的阅读乐园,色彩斑斓的儿童书籍整齐摆放,仿佛一个个充满魔力的宝盒,吸引孩子们走进奇妙的故事世界。书店内设有独立的沙发阅读区,茶香、咖啡香与书香交织在一起,营造出惬意氛围。更贴心的是店内的书籍都可以拆封翻阅,让读者能够先了解书籍内容,再决定是否将其带回。此外,店里的文创产品也极具特色,从选品到设计构思,每一个细节都经过精心甄选和打磨,无论是精致的笔记本,还是可爱的书签,都让人爱不释手。
每逢周末,百城书店就热闹起来。许多家长带着孩子前来,在安静的书店里,只听见翻书的沙沙声。一位家长感慨道:“我特别喜欢读书,自从小区附近开了这家书店,每个月我都会买一本新书。利用周末时间带孩子来书店,窝在这样一个小小的角落安安静静地看书,远离城市喧嚣。孩子也喜欢来这里,在这样的氛围里全身心投入学习,学习效率也提高了。”
位于海亮广场的西西弗书店,是热闹繁华商业街中的一抹寂静。走进书店,暖色系的灯光将人包围,营造出温馨的氛围感。找一角落随手一拍,还能收获令人惊艳的照片,这里也成为不少年轻人的出片胜地。
西西弗书店样书众多,读者来到书店后可以尽情浏览样书,在字里行间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然后选购一本心仪的书带回家细细品读。同时,这里也备受孩子们的喜爱,在这里除了能体会阅读的乐趣,还能购买到许多书籍周边和独具特色的文创商品,让孩子们爱不释手。把书店搬进商场,这一巧妙举措让读书买书逐渐成为了一股时尚潮流。
多元阅读方式 畅享随时阅读之乐
“你好,我想看这本《区块链实战》。”4月18日,在新城区北二环上东墅商业楼鸿雁书屋,市民王海涛拿着书单向鸿雁书屋的工作人员借书。
“鸿雁悦读”计划作为呼和浩特市民耳熟能详的阅读品牌,通过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方式、拓展城市阅读空间、完善优质阅读产品和服务供给,不断丰富以阅读为核心的公共文化服务,逐步形成了覆盖城乡的“中心馆—总馆—分馆—基层服务点”四级服务体系。截至今年2月,全市已建成图书馆分馆88家,分别位于机关、军营、加油站、商场、咖啡馆、青城驿站等区域。读者持本人身份证在各公共图书馆或新华书店各网点均可办理“鸿雁悦读”读书卡,亦可在自助办卡机上办卡。持有“鸿雁悦读”读书卡的读者可享受免费借阅、自习服务,还可在新华书店各网点享受“你荐书、我买单”服务。
“我最近正在看《人间草木》这本书,今天走得着急,忘记带书了。在等地铁的过程中,我看见地铁站点的数字图书墙正好有这本书,于是扫码试了试,果然能看,真是太方便了。”4月19日,在新华广场地铁站点,26岁的雯雯开心地告诉记者。
近期,呼和浩特市图书馆联合呼和浩特城市交通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开展数字资源进地铁服务,在新华广场站、呼和浩特站、内蒙古博物院站、将军衙署站等流量较大的地铁站点放置“数字图书墙”,读者只需扫描二维码,即可随时随地阅读数字图书,享受便捷的文化服务。

市民尽享阅读时刻
主题活动精彩纷呈 尽染书香之韵
4月15日,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图书馆二楼报告厅内座无虚席,洋溢着浓厚的文化氛围。呼和浩特职业学院与内蒙古新华发行集团联合举办的2025年读书月活动启动仪式在此举行,开启了校园文化活动的新篇章。
本次读书月活动内容丰富,从3月21日预热至5月30日结束,包括看视频有奖竞赛、博古通今PK答题挑战赛、读书分享会等线上线下多项活动,为广大师生提供展示自我、交流思想的平台,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让书香弥漫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成为校园文化建设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4月19日,在新城区红山口村的第九届杏花节活动现场,一场别开生面的阅读推广活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新城区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将图书车开进红山口村,为大家带来了丰富的图书资源。活动现场,工作人员不仅提供借书、赠书服务,还积极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向市民、村民推荐优秀书籍,分享阅读的乐趣。杏花盛开,书香四溢,这场活动也让阅读的种子在乡村的土地上生根发芽。
为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阅见北疆 书香青城”2025呼和浩特全民阅读季活动将从4月持续至7月,共计50余场的活动,通过讲座、读书分享会、亲子阅读等形式,让市民能够在阅读中汲取知识、陶冶情操,让书香真正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中。
阅读困局与突围:在价格与情怀间寻找平衡
走进街角的独立书店,暖黄的灯光下,烫金的书名熠熠生辉,全彩插画的内页翻起来沙沙作响,每本书都像精心雕琢的工艺品。但当指尖划过标价签,三位数的价格往往会让读者倒吸一口气。
位于文化商城的一家书店老板李猛擦拭着书架,无奈地摇头:“许多客人进店大多只是随手翻翻,结账的顾客较少。反倒是学生教辅区总是人来人往,《五年高考三年模拟》这类书的销量,能撑起店里一半的营收。”
市民周女士的购物车见证着这场阅读消费的变迁。她的手机里至今保存着去年给孩子买书的截图:一套15册的《如果历史是一群喵》,单本定价68元,整套加起来近千元。“孩子一直期盼着读完整个系列,可这笔开销抵得上一家人半个月菜钱。”最终,她只能在打折季守着电商平台抢购,即便如此也足足等了3个月才凑齐整套。
价格飙升的背后,是书籍成本的悄然攀升。记者走访发现,如今的图书装帧愈发讲究:精装硬壳、特种纸张、全彩印刷,甚至搭配书签、明信片等文创周边。大学西街附近一家书店经营者张先生表示:“现在读者对书籍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出版社只能在装帧上不断升级,这也导致单本书的制作成本上涨了30%到50%。”
当纸质书变成“轻奢品”,阅读阵地正在发生转移。地铁上,年轻人捧着手机刷网文;午休时,办公室白领用电子阅读器翻小说。数据显示,我国成年人网络阅读接触率已超过80%,碎片化、轻量化的阅读方式成为主流。但在这股浪潮中,仍有不少人坚守着对纸质书的执着。
书友陈娟摸索出一套独特的“淘书经”,她的手机里装着好几个二手书交易App,每天定时刷新,像寻宝人般在海量旧书中挖掘宝藏。“我上周刚抢到一本九成新的《百年孤独》,才花了25块!”她小心翼翼地向记者展示着刚到手的宝贝。
不过,也有书友表示,网络阅读终究无法替代纸质书带来的独特体验。书友会成员张先生感慨:“在手机上看悬疑小说,总觉得少了点感觉。读诗歌时,电子屏幕冷冰冰的,哪有捧着诗集,让墨香在指尖流淌的惬意?”更让他担忧的是,过度依赖网络阅读,自己的专注力正在下降,“以前我能一口气读完一本厚书,现在看半小时手机就开始走神。”
在每一个平常的日子里,书店里依然有人在虔诚地翻开新书,深吸那缕令人着迷的墨香。他们或许是这个快节奏阅读时代最后的“顽固派”,守护着阅读纸质书的仪式感。但对于更多人来说,在价格与情怀的天平上,如何找到平衡,让书香真正浸润生活,仍是一道亟待解答的时代命题。
丨来源:青橙融媒(记者 马妍 李娟 文/图)
丨编辑:魏颖
丨校读:张婧玉
丨审核:舒雨
-
2025-04-23 13:41:00
-
2025-04-23 10:38:00
-
2025-04-23 07:59:00
-
2025-04-22 19:34:00
-
2025-04-20 11:14:00
- “让中国老年人眼睛亮起来”——辽宁省慈善联合总会联合爱尔眼科共同启动2025年辽宁省春季“银发复明工程行动”
- 湖南道县:春耕好时节 早稻育秧忙
- 广安市二级巡视员王小兵 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 “花开时节逛咸阳”——2025咸阳市赏花季系列活动暨“花开礼泉·杏福有约”赏花季正式启动
- 山东威海5岁男童被殴致死案未当庭宣判,生母庭审中致歉
- 每年仅60元!“熊孩子”闯祸最多能赔几十万
- 5:1:2驳回弹劾!韩德洙复职,尹锡悦也能“无恙”吗?韩国迎来关键一周
- 华为上汽合作鸿蒙智行“尚界”品牌被曝计划4月10日发布
- 新航季 南航在吉航线全面升级 持续助力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
- iPhone17惊艳设计实锤 iPhone15价比老人机创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