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书日|别让屏幕的光掩盖书籍的香

近日,河南郑州20岁小伙熬夜刷短视频致视网膜脱落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在这个被手机屏幕照亮的时代,我们的眼睛被方寸之间的光亮牢牢攫住。从清晨睁眼到夜晚入眠,手机无情吞噬着我们的时间和精力。它就像糖衣炮弹,以免费的娱乐为诱饵,悄悄收缴我们最宝贵的资源——专注力、思考力和健康。
《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2023年,中国人均手机上网的单日时长为7小时15分钟。这意味着,除去睡觉,每天一半的时间都耗费在这块“发光的玻璃”上。数字背后是工程师们精心设计的“成瘾模型”,每一条个性化推送都在精准刺激多巴胺分泌。过去年轻人是“手机控”,现在中老年群体也成为“低头族”,宝贵的时光就在点击与滑动中悄然溜走。在此背景下,黑龙江省委宣传部等单位联合发出倡议——放下手机读会儿书。这绝非简单的呼吁,而是一场关乎精神主权与生命质量的革命。
手机提供的是即时性的刺激与满足。一个搞笑短视频能让我们瞬间捧腹大笑,一则八卦新闻能引发短暂的热议。但这种快乐来得快去得也快,就像快餐一样,虽然能迅速填饱肚子,却无法提供持久的营养。一些低质的、同质化的内容更是让人味同嚼蜡,难以获得精神的滋养。长此以往,我们的注意力变得愈发分散,我们的大脑愈发迟缓,失去了深度思考的能力。
与手机提供的即时满足不同,书籍给予我们的是延迟满足的深度愉悦。西汉匡衡凿壁偷光时,黑暗是知识的阻碍;今天我们沐浴在电子光海中,光明反而成了思考的牢笼。正如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所言:“我们将毁于我们所热爱的东西。”
当然,我们并非完全否定手机的价值,它在信息传播、社交互动、生活服务等方面都发挥着巨大作用。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不能让手机主宰我们的生活!放下手机,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动作,更是一种思想的觉醒。当我们关闭那个闪烁不停的屏幕,打开的是通向更广阔世界的门窗。
当今时代,书籍依然是抵御精神浅薄化的堡垒,重建阅读文化需要社会合力的支持。从上海的“阅读马拉松”,到北京的“图书漂流”;从武汉的“书香地铁”,到哈尔滨的“涂鸦书袋”,全国各地读书活动形式多样,精彩纷呈。可这些活动在庞大的手机用户群体面前,显得如此微不足道。对我们个人而言,不妨从每天半小时的“手机断舍离”开始,让书香重新唤醒沉睡的思考力。
屏幕的光终会熄灭,而书籍的香却能历久弥新。当我们老去时,回忆里闪烁的不应是那些转瞬即逝的手机画面,而该是灯下阅读时,那一缕萦绕在鼻尖的淡淡墨香。那香气里,藏着我们思考的痕迹、智慧的启迪和成长的感悟。世界读书日,让我们放下手机读会儿书吧!
记者:于晓琳
-
2025-04-23 16:57:00
-
2025-04-23 13:41:00
-
2025-04-23 10:38:00
-
2025-04-23 07:59:00
-
2025-04-22 19:34:00
- “让中国老年人眼睛亮起来”——辽宁省慈善联合总会联合爱尔眼科共同启动2025年辽宁省春季“银发复明工程行动”
- 湖南道县:春耕好时节 早稻育秧忙
- 广安市二级巡视员王小兵 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 “花开时节逛咸阳”——2025咸阳市赏花季系列活动暨“花开礼泉·杏福有约”赏花季正式启动
- 山东威海5岁男童被殴致死案未当庭宣判,生母庭审中致歉
- 每年仅60元!“熊孩子”闯祸最多能赔几十万
- 5:1:2驳回弹劾!韩德洙复职,尹锡悦也能“无恙”吗?韩国迎来关键一周
- 华为上汽合作鸿蒙智行“尚界”品牌被曝计划4月10日发布
- 新航季 南航在吉航线全面升级 持续助力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
- iPhone17惊艳设计实锤 iPhone15价比老人机创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