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一般公共预算农林水支出稳定在1000亿元左右,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农村的比例达到50%以上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1 17:54:00    

4月1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解读2025年山东省委“一号文件”。会上,山东省财政厅二级巡视员王鲁刚介绍了省财政部门在乡村振兴投入方面所做的保障工作。

在强化财政投入方面再加力。认真贯彻“三农”工作“重中之重”和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要求,将全省一般公共预算农林水支出稳定在1000亿元左右,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的比例达到10%以上,同时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农村的比例达到50%以上。紧抓国家“两重”项目建设、政府专项债券“自审自发”试点等政策机遇,推动政府专项债券、超长期特别国债、基本建设投资等资金支持“三农”领域项目建设,进一步扩大乡村振兴有效投资。

在深化财金联动方面再加力。坚持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相结合,充分运用担保、贴息、保险、基金等政策工具,健全完善“政银担保”多渠道筹资机制,引导更多金融资本投入乡村振兴。比如,创新“财政+担保”模式,发挥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体系作用,着力破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题;创新“财政+保险”模式,推动开展三大粮食作物和大豆完全成本保险、种植收入保险,支持地方因地制宜开展特色农产品保险,为农业生产提供风险保障;创新“财政+贴息”模式,实施高标准农田、设施农业、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贷款贴息,集聚“金融活水”助力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在保障重大任务方面再加力。坚持统筹兼顾、重点突出,大力压减非急需、非刚性和低效、无效支出,推动财政资金资源向重点领域聚焦聚力。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等政策,健全粮食主产区奖补激励制度,支持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各级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规模保持总体稳定,坚决守牢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两条底线”。深入挖潜统筹,集中财力支持乡村振兴片区建设、现代水网建设、乡村产业发展等重点任务,切实保障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落实落地。

在加强涉农资金管理方面再加力。树牢财政科学管理理念,健全涉农资金项目全链条管理机制,努力把宝贵的财政资金花出最大成效。突出绩效导向。加强涉农资金项目预算评审、事前评估、绩效评价等方面管理,加大评价评估结果应用力度,推动预算安排更加科学合理、精准高效。强化资金监管。健全涉农资金管理制度体系,充分运用数字化、信息化等手段,对各类涉农资金使用管理实行精准调度、动态监控,持续提高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和有效性。保障政策落实。持续推动惠民惠农财政补贴“一卡通”社保卡发放全覆盖,有效打通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不断增强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记者:李焜染 编辑:吕冰 校对:汤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