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全国首家广电视听人工智能学院!贵州传媒职院智媒融合迎接“AI+”新未来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7 13:35:00    

日前,在北京首钢国际会展中心,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科学研究院、贵州省广播电视局、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贵州传媒职业学院举行了合作共建全国首家“广电视听人工智能学院共建合作签约仪式”。此举不仅汇聚了政产学研四方的优势资源,形成“政策支持-科研创新-技术转化-人才培养”的闭环生态;更意味着设立短短一年多时间的贵州传媒职业学院,在主动拥抱广电技术变革与创新方面,用实际行动迈出了坚实步伐。

根据《共建合作协议》,广电视听人工智能学院将聚焦广电视听行业技术变革和产业转型升级,致力于人工智能技术在广电视听行业的应用实践,开展人才培养、技术积累和科学研究,打造全国广电视听行业人工智能领域领先的产学研用高素质技术人才培养基地。

对学院而言,参与共建合作,无疑是一个重大决策,到底基于什么样的考虑呢?

贵州传媒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李德建表示,作为西南地区唯一一所公办的传媒类高职院校(前身是贵州省广播电影电视学校),办学60年来,因广电事业而起,因传媒发展而兴,因AI智能而强,筚路蓝缕,始终立足广电,深耕传媒,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发展,主动拥抱广电技术变革与创新,为贵州乃至全国广电传媒领域培养了数以万计的技术人才和管理骨干。

当前,全球广电行业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工智能从“技术选项”变为“生存刚需”,从内容生产的“辅助工具”升级为“创新引擎”。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实施文化数字化战略”,贵州作为全国首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同时也是国家广电总局批准建设的唯一中国(贵州)智慧广电综合试验区,正加速建设“数字经济发展创新区”。广电视听人工智能学院的建设,不仅是顺应技术变革的“必答题”,更是服务国家战略、引领行业转型的“先手棋”。

四方合作共建的全国首家广电视听人工智能学院,还有望成为“三个标杆”:一是技术赋能的标杆,聚焦智能内容生产、媒体融合传播、视听安全监管等核心领域,攻关“AI+广电”的“卡脖子”难题;二是产教融合的标杆,构建“广科院定标准、省局搭平台、天软出模式、贵传育人才”的协同机制,实现教育与产业“同频共振”;三是行业服务的标杆,为全国广电视听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推广,为贵州应急广播及智慧广电提供AI解决方案,为贵州乃至全国广电行业输送“人工智能+媒体”复合型人才。

“签约只是起点,将携手并肩,共同迎接广电视听行业的‘AI+’春天!”李德建坦言,站在CCBN 2025的舞台,深知人工智能学院的成功,不在一朝一夕,而在久久为功;不在独善其身,而在共生共赢!学院将以此次合作为契机,以“闯”的精神打破机制壁垒,以“创”的劲头突破技术瓶颈,以“干”的作风锻造人才铁军!坚信人工智能学院必将成为中国广电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为文化强国、数字中国建设贡献“贵州智慧”和“贵传方案”。

特约通讯员 陈亮

贵州教育报记者 周朝义

编辑 皮亚丹

二审 贺韬

三审 刘钢

相关文章